关注欧亚体育枣庄十二五

发布时间:2023-11-27    来源:网络

  “十一五”(2006—2010)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如期货提前完成,2010年,全市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390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14.0%,是2005年的2.2倍,总量翻了一番多;人均GDP达3.5万元,人均约合520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达76.7亿元,年均增长22.2%,是2005年的2.7倍,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十五”末的4.5%上升到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2630亿元,年均增长19.5%,是“十五”时期的3.1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00亿元,年均增长17.8%,是2005年的2.3倍。全市各项存款余额910亿元,是2005年的2.5倍;各项贷款余额730亿元,是2005年的2.8倍,截至2010年10月末,新增存款比达164.7%,枣庄实现了由资金流出地向资金流入地的跨越式转变。

  在十一五期间,枣庄转方式调结构取得明显成效。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9.9:63.8:26.3调整为2010年的8.6:60.4:31.0,服务业比重上升4.7个百分点,一产得到优化,二产得到加强,三产得到提升。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820亿元,是2005年的2.7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12..3%提高到21.5%,以文化旅游为龙头的服务业加快发展,二日游活动成效明显,运河古城开城6个月接待120万人,成为山东旅游的新亮点。2010年全市旅游接待规模、旅游综合收入分别达1410万人次和83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3.1倍和3.7倍投资结构不断优化。预计2010年三产投资增幅是二产投资增幅的3倍多。 财税结构进一步优化。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十五”末的4.5%提高到5.5%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稳步上升。

  枣庄在“十一五”期间,鲁南“门户城市”建设实现新突破,高水准、大力度推进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114。6亿元,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45.6%上升到49.2%。其中,新城区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0亿元,建成区面积达到6.5平方公里。 全市共实施棚改项目47个,拆迁413.6万平方米,涉及30770户;投资52.2亿元,实施集中连片建设改造村庄367个、住房7.12万户;投资17.7亿元,实施危房改造3.38万户。 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省级园林城市。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累计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72.14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9倍。枣临铁路、枣临高速公路的建设,打通了枣庄的出海通道;台儿庄复线船闸、枣庄港建成,运河枣庄段通航能力提升一倍,在全省率先达到国家二级航道标准;京沪高铁枣庄段建设实现“山东第一,全线最优;全市通车里程达到6896.6公里,干线公路全部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实现了新城到各区(市)间一级以上公路互连互通;改造农村公路2493.9公里,全市行政村通油路(水泥路)率达到1 00%,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枣庄模式”成为样板。 枣庄火车站实现动车组停靠,城市快速公交(BRT)建成运行,同城化步伐进一步加快,枣庄正由单一的矿区厂区城市向功能完善的鲁南“门户城市”转变。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共有30个项目获国家、省科技进步奖。教育发展水平持续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网点布局不断优化,素质教育稳步推进。

关注欧亚体育枣庄十二五

  高等教育发展取得新突破,枣庄学院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枣庄职业学院创建成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呈现勃勃生机,柳琴戏和“鲁班传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卫生事业加快发展,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及社区、农村医疗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取得明显成效,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由20O5年的人均40元提高到120元,参合率达到了99.4%。2008年枣庄市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唯一的“全国健身秧歌城市。成功举办市七运会,在北京残奥会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在广州亚运会上获得皮划艇金牌一枚。

  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建设不断加强,军政军民更加团结。民族宗教、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知识产权、科普、档案史志、外事侨务、妇女儿童、红十字、残疾人、老龄、人防、地震、气象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顺利完成市城市信用社改制,成功组建了市商业银行。组建鲁南经济开发投资公司,为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了投融资平台。全面完成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有效发挥了粮食市场调控主渠道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由2O05年的51%提高至57%。完成政府新一轮机构改革,政府职能不断转变。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不断完善。积极推行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会在我市召开,土地流转工作走在全国前列。集体林权制度、医药卫生体制、文化体制等领域的改革积极推进。组建市担保公司,在全国首创“钢结构资产抵押贷款”模式。

  丰源煤电发行5亿元企业债券工作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实现了全市企业债券融资“零”的突破。坚持质量兴市,加强品牌建设,实现了“中国名牌”、 “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零的突破。

  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实行定点招商,扩大对外开放,全市外向型经济规模和质量显著提升,在重大战略项目弓l进和提升开放水平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十一五”期间累计引进外来固定资产投资过亿元的项目152个,其中过1O亿元的项目33个。累计到账外资8.54亿美元,年均增长18.5%,利用外资水平由2OO5年的全省末位上升到第十位。项目建设和外资利用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32.6亿美元,年均增长16.5%,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提高,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下降,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用心把握,城市转型上升为国家战略。及时捕捉政策信息,精心研究国家政策,扎实做好基础工作,全力争取将枣庄列为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市。2O09年3月2日,我市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城市转型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枣庄市做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工作的意见》(鲁政发[2009]134号)和支持枣庄转型工作的专题会议纪要([2009]第52号)。国家和省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对转型工作给予大力支持,枣庄的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全市借助外力,启动内力,凝聚智慧和力量,打响了发展煤化工、文化旅游、城市建设“三大战役”,煤化工发展取得决定性胜利,文化旅游取得关键性胜利,城市建设拉开大幕,取得了明显成效。

  ——抓住载体,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按照培植一批好项目的理念,扎实开展“项目年”活动,把项目建设作为调整结构、转变方式、惠及民生、城市转型的主要抓手、有效载体和重要支撑。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实施、项目主管单位协调管理、领导和部门帮包“三位一体”的重点项目管理制度,加大对项目的考核、督查力度,推进各级重点项目建设。“十一五”期间,共有亿元以上在建项目610个,总投资1920亿元,目前已竣工510个。2006年,枣庄过10亿元在建项目仅有4个,预计2010年可达33个,过10亿元的大项目数量,四年翻了三番多。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机遇,全方位、多渠道争取扩大内需资金、省调控资金,启动内需政策以来,共争取上级资金26亿元,其中内需资金是枣庄应争取的2.2倍,争取的工矿棚改资金占全省的8 8%。

  ——夯实基础,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推进枣庄长远发展,为城市转型“三大战役”提供重要支撑,全市积极推进总投资300亿元的“一城、一库、一电、两院、四条路”等九大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硬环境”不断改善;同时,高度重视“软环境”建设,简化审批事项,组织行风评议,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率,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成功引进了投资130亿元的新能凤凰能源项目,创造了山东省招商周期最短、招商成本最低、单体投资额最大的纪录;与联想控股签订了总投资180亿元的百万吨烯烃及精细化工项目战略协议,实现了我市煤化工产业精细化发展的重大跨越。引进韩国sK能源、东洋制铁,实现了与世界500强企业合作“零”的突破。

  ——创新机制,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牢固树立培植一批好项目、培养一批好干部、培育一种好风气“三个一”执政理念,营造风正气顺、团结奋进、干事创业的和谐氛围。抓好市政府全体成员(扩大)会议制度、信息工作制度、督查工作制度等“三项制度”的完善和落实,推进政府工作优质高效运转。大力推行阳光政务,把政府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虚心接受群众的批评和建议,不断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围绕破解发展瓶颈,相继实施投融资体制、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交通运输体制、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林权制度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机制创新,制订出台了城市规划审批、征地拆迂补偿安置、项目建设行政性收费等一系列制度规范,市场体制开始理顺、机制逐步完善、活力不断释放。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枣庄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整体竞争力有待提高,经济总量偏小、自主创新能力偏弱;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工业重化比例偏高节能减排压力较大,增长方式较为粗放;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层次不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民持续增收能力不强;就业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展望枣庄“十二五”,机遇与挑战并存。 十二五时期,是全市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快速拓展城市空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全市经济结构将加快调整、产业规模迅速扩张、消费升级明显加快。

  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格局正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将在调整中逐步恢复增长。国际贸易和跨国直接投资将再趋活跃,国际产业转移将在更广范围、更大规模和更深层次上进行,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将使有限的能源资源变得更加紧俏,并推动能源资源价格不断上涨,这将给全市化工、建材等资源依赖性较强的行业发展带来期的挑战。

  从国内环境看,我国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国家将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发展战略,山东省实施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发展战略,已经或即将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些将会给全市经济发展带来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发展机遇。同时,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将成为我国的重要发展导向,可持续发展的压力更加突出,经济增长的规律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将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出更多的需求,转变发展方式的大趋势将给以工业带动为主、增长方式粗放的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带来更大的挑战和压力。

  从全市情况看,“十二五”时期,我市仍处于城市转型攻坚期、工业化中后期、服务业快速膨胀期和城市建设起步期。我市实施城市转型“一大战略、三大战役”取得阶段性成果,但要成为全国率先成功转型的典范,任务依然繁重。尽管我市产业结构得到逐步优化,但是由于产业层次仍然偏重,从投资驱动向消费、投资双轮驱动转型任务繁重,转方式、调结构面临较大压力。以文化旅游为龙头的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枣庄二日游”成为山东旅游亮点,潜力巨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一定成效,老城做新、新城做靓、同城化建设迈出新步伐,新一轮城市建设拉开序幕。

  具备良好的政策环境。枣庄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资源枯竭城市,城市转型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央给予一系列政策和资金支持,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枣庄市做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工作的意见》(鲁政发[2009]134号),在产业发展、财税金融、矿产开发和土地利用、民生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为我市发展带来新机遇。

  具备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市已建成煤化工企业形成固定资产164.5亿元,煤化工产品3O余种,产品种类居全国第一。鲁南化肥厂、国泰化工公司、新能凤凰能源公司、辰龙化工创业基地等煤化工龙头企业形成领军之势,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在全国率先初步形成,是全国发展势头最强劲、最具竞争力的煤化工基地之一。水泥熟料、石膏产能均居全省第一,是山东省中小机床制造业基地。

  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特色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业规模和实力不断壮大。 具备充足的发展后劲。

  “十·五”期间,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630亿元,年均增幅保持在19个百分点以上。相继启动了总投资3OO亿元的“一城、一库、一电、两院、四条路九大基础建设。其中,台儿庄古城一期核心景区建成试运营;庄里水库、十里泉电厂6O万千瓦机组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枣庄职业学院创建成功,成为实用性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结束了枣庄没有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创建鲁南煤化工工程技术研究院,抢占煤化工发展的制高点;台儿庄复线船闸、枣庄港建成,运河枣庄段通航能力提升一倍,在全省内河率先达到国家二级航道标准;京沪高铁枣庄段建设实现“山东第一,全线最优”;枣临高速公路、枣临铁路全线开工,将打通枣庄的出海通道;以及枣木高速改造升级、店韩路改造等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重点项目,为我市在“十二五”期间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具备良好的旅游业发展潜力。具有7300年的始祖文化、4300年的城邦文化、27OO年的运河文化、13O年的工业文化。依托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经过多年的开发和建设,我市现已基本形成了以文化观光、休闲度假、运河古城、红色旅游为主的各类差异化特色旅游产品,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增速较快。

  经济结构调整任务艰巨。一方面,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型任务艰巨。“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将从生产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紧迫性加大。多年来,投资是我市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但要保持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就必须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另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任务艰巨。我市一产不优,二产不强,三产不大,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未来五年以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要求日趋紧迫。

  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任务艰巨。经济快速发展,对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更高,环境保护特别是农村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节能减排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对我市“十二五”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城市建设任务艰巨。城区依资源分布,人口、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分散,城市呈现出小而散的组团式结构,以致各城区规模偏小且发展很不平衡,城市综合功能不完善,城市的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和聚集效应不强,各城区之间交通不便,影响了城区一体化发展。

  民生改善任务艰巨。城、矿区居住条件差,棚户区改造任务重,全市棚户区改造面积为545万平方米,占全省棚户区改造总面积的42.9%;失业人口多,就业压力大;社保水平低,低保人数居全省第2位,社保工作难度大。

  “十二五”时期,枣庄定位是以“富民强市”为目标,围绕城市转型这条主线,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核心任务,全面打好“三大战役”,坚持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枣庄。

  “十二五”时期,枣庄市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转型、协调、创新、绿色、共享五个基本原则。

  坚持转型发展。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增强经济发展稳定性、协调性、平衡性、可持续性,全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建设,全面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

  坚持协调发展。把协调发展作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强化统筹协调理念,更加注重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有机统一。

  坚持创新发展。要把创新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加快完善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突破口,努力培育形成竞争新优势,构筑发展新动力,实现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有机统一。

  坚持绿色发展。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突出位置,完善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体制机制,加大绿色投资,倡导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增长,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要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立足点,建立健全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富民、惠民、安民上,实现富民与强市的统一。

  枣庄十二五发展目标催人奋进。“十二五”期间: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重大进展,主要人均经济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社会事业更加繁荣,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均等化,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增强;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更加富裕;人口、资源和环境与经济发展日趋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根据“十二五”发展的基础条件、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围绕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生态环境、社会建设、民生改善等五个方面,初步提出以下“十二五”发展目标:

  经济增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到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400亿元,年均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48亿元,年均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6500亿元,年均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875亿元,年均增长17%;进出口总额达到13亿美元,年均增长1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8700元。城镇化率提高到55%,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

  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比重大幅提升。到2015年,三次产业比重达到7:54.5:38.5。非煤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90%;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8.5%,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力争提高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农业结构更趋优化,建立起煤化工、机械制造、新型建材等行业现代产业体系,文化旅游、现代物流成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生态环境。确保完成省和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到201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完成省下达指标,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削减分别12%和18%,氨氮和氮氧化物分别削减12%和18%;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新增塌陷地治理面积56万平方米;固体废物(垃圾)处理率达到96%以上;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社会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到2015年,全市总人口控制在409万人左右,年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o以内;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提高到2%;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 0 O%,学前三年幼儿园入学率达8 5%以上。

  民生改善。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3O0元,年均递增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620元,年均递增1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左右;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5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4平方米;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52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所有区(市);城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到120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力争实现农村居民全覆盖;城乡低保人数达到应保尽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到2020年,全市GDP总量达到4000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5:50:45,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全面实现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

  在产业发展方面,枣庄十二五时期,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按照“市场导向、融合发展、龙头带动、科技支撑”的原则,重点发展“特色、生态、设施、观光”四大现代农业,加快建设优质商品粮基地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组织化进程。同时全完善支农惠农长效机制,着力把枣庄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示范带动区。到2015年,全市农业增加值实现170亿元。

  ——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围绕“南水北果、东菜西牧’’优势产业布局,发展壮大优质专用粮、瓜菜、果品、畜牧、水产、花卉六大主导产业,重点发展以滕州市、薛城区、峄城区、台儿庄区为主的优质专用粮生产基地,以滕州市、薛城区、峄城区为主的蔬菜生产基地,以滕州市、薛城区为主的畜牧养殖基地,以台儿庄区为主的食用菌、三水农业、桑蚕生产基地,以山亭区、市中区为主的林果基地,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和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着力培育区域特色支柱产业和品牌农产品。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特色农业。重点发展火樱桃、石榴、甜桃、大枣、花椒、马铃薯、芸豆的种植和深加工,完善和延长产业链条,巩固中国火樱桃之乡、芸豆之乡、石榴之乡、马铃薯之乡的优势;大力推进畜牧和水产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壮大特色花卉和苗木产业。市财政将继续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扶持火樱桃等新品种引进和改良、设施栽培示范园建设、产品深加工,扩大规模,提升品质、提高产量,增加附加值。

  生态农业。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秸秆综合利用工程和太阳能、风能综合开发利用工程,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实行以节肥节水为主的测土配方施肥,建设无害化农产品生产基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农村沼气事业,加快大中型沼气工程和沼气服务网点建设。

  设施农业。扩大设施农业规模,重点推广小麦氮肥后移高产栽培,玉米“一增四改”栽培,产后农产品机械化加工,测土配方施肥,大棚果菜菌有机、绿色农产品生产,节水灌溉等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加强农业良种繁育,加快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快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提高设施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

  观光农业。重点依托峄城区万亩石榴园,台儿庄区“三水农业”山亭区万亩长红枣园、汉诺庄园葡萄园、火樱桃采摘园、洪门葡萄采摘园东、水泉冬桃采摘园、滕州市万亩梨园、冬枣采摘园、草莓采摘园,薛城区邹坞樱桃采摘园和周营有机蔬菜采摘园等资源,引导发展集生产、观光、娱乐、采摘于一体的观光休闲农业;拓展观光农业的内涵,加大科技投入,提升观光农业的观赏性、知识性和参与性。

  优质商品粮基地。依托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以滕州市、台儿庄区、峄城区、薛城区等粮食主产区(市)为核心以级索等27个粮食主产乡镇(街道)为重点,以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工程项目为抓手,建设高标准粮田和高标准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加快优质商品粮基地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能力。

  特色农产品基地。重点发展马铃薯、有机蔬菜、石榴、火樱桃、长红枣、花卉等种植基地,畜牧、水产养殖基地,畜禽产品和豆制品加工基地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引进推广名优新特品种,积极采用先进的种养技术,鼓励集约化经营。到2015年,全市蔬菜面积稳定在17O万亩左右,水果面积达到70万亩以上,畜牧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0%,改造新建花卉设施栽培8万平方米,水产品养殖面积达到11万亩。

  ——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积极推进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和组织化,加大科研投入,树立品牌意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产业化:加快培育规模大、带动强、辐射广、效益好的重点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市场化:明晰产权关系,建立土地产权保护制度,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组织化:扶持农民合作组织,健全农村经济运行机制;健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的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加强制度和规范建设,降低“公司+农户”等组织的交易成本。标准化:重点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监测、认证体系,加强枣庄市综合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和各区(市)综合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提高对农产品的监测能力和水平;依托龙头企、业,加强农业综合标准化管理工作,扶持和培育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发展壮大畜牧业。新建。扩建一批畜禽良种繁育场和家禽人工授精站(点),适时弓l进适合我市饲养环境条件的优良种畜禽,在搞好纯种繁育推广的同时,加大对全市畜禽品种的改良力度。搞好优质双肌臀瘦肉型猪、肉鸡、肉鸭、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饲养。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和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动物疫情诊断测报、动物疫病预防、重大疫病控制和动物保护监督四大体系,提高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重点建设枣庄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项目。加强蓄产品安全体系建设,加快市畜产品检疫监测中心建设,开展对蓄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确保畜牧生产资料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符合标准。搞好肉鸡精深加工,扩大国内外肉鸡销售市场;重点培植盈泰、东启、得力盈、华宝牧业、龙盛、启航牧业、牧天牛金土地、潘安肉牛合作社等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加快乳品加工企业建设,重点培植祥和乳业等龙头企业,创建绿色奶业品牌。

  ——稳定林业生产。“十二五”期间,全市总投资10亿元建设三大项目。一是水系生态造林绿化工程。主要建设枣庄市南水北调输水干线O公顷造林绿化项目、枣庄市鲁苏省际边界53O0公顷造林绿化项目、枣庄市山区14OO0公顷水土保持荒山造林绿化项目、枣庄市主要河流、水库周围8700公顷造林绿化项目。二是枣庄市5OOO公顷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为达到湿地生态平衡和持续健康发展,规划3年修复湿地5333公顷。三是封山育林工程。全市将有效100万亩山丘防护林全面封山,重点搞好封山护林基础设施建设。

  ——健全完善支农惠农长效机制。多渠道增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投入,尤其农业的基础性投入、科技性投入和引导性投入,建立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面。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落实各项支农政策。加大粮食直接补贴、粮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控制农资价格,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大对农民负担的监管,落实“四项制度”,严格执行中央、省农业税率减免政策,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稳定土地承包关系,通过土地使用权的转包、转让、出租、互换、托管、入股、合作经营、合伙经营等具体形式,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继续加大农业保护开发力度,设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专项补助资金,积极推进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鼓励社会资本积极投资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增加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强化科技兴农政策,加大对公益性技术推广投入,加强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农村教育培训和科技普及网络,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一是扩大农业内部增收。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大力发展高端高质高效农业,突出发展畜牧业,加快发展林业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渔业,完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着力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实现农业内部增收。二是大幅度提高非农收入比重。大力发展农村民营经济,支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资源开发加工业和中介服务业、农村家庭工副业、商贸流通业以及乡村旅游业,鼓励农民自主创业,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努力增加农民非农收入。三是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优化农民工务工环境,建立农民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农民工工资收入水平。四是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认真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各项补贴政策,推进汽车摩托车、家电、建材等下乡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逐步实现主要农作物政策性保险全覆盖。

  在十二五时期,枣庄第二产业以“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为目标,提升发展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八大工业产业集群。到“十二五”末,努力把煤化工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新型建材做成骨干产业,机床产业打造成亮点产业,纺织服装亮出知名品牌,食品产业做出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形成规模,煤电热行业做成循环经济的示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35O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

  ——煤化工及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主体布局按照“一区三园”进行安排,即以“木石煤化工产业园”为核心园,“西集煤化工产业园”、“海化煤化工产业园”为辅助园,组成“枣庄市煤化工产业区”。木石煤化工产业园现有产业、技术、交通及水、电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远期可适度向周边乡镇延伸。西集煤化工产业园作为核心园的延伸园区,重点承接木石煤化工产业园的下游产品项目;海化煤化工产业园作为核心园的配套项目园区,重点完善已有的煤焦化产业链。为了开发闲置土地资源,煤化工下游项目布点可充分利用已废弃工矿区,条件允许的区(市)可依托现有大企业集团开展煤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工作。以煤化工产业为依托,不断拉长煤气化、煤焦化产业链,开发精细化工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煤化工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重点发展清洁能源产业链、煤基烯烃与新型合成材料产业链、精细化工产业链。清洁能源产业链:重点建设东阳能源100万吨甲醇汽油项目、海化煤业100万吨二甲醚项目、薛城精细化工园100万吨煤基醇醚燃料项目;煤基烯烃与新型合成材料产业链:重点建设联想集团投资180亿元的百万吨烯烃及精细煤化工基地建设项目、兖矿鲁化20万吨醋酸乙烯生产项目、海化煤业50万吨甲醇制烯烃项目;精细化工产业链:重点建设新能凤凰38万吨二甲基甲酰胺及10万吨系列化工产品项目、兖矿鲁化20万吨醋酐及1O万吨甲酸多联产项目、兖矿国泰三期40万吨醋酸及10万吨醋酸丁酯项目、辰龙集团辰龙化工创业基地42万吨醋酸乙烯及环氧乙烷等系列产品项目。规划项目完成后,总投资约900亿元,年收入将超过1000亿元,利税超200亿元。

  ——煤电热能源产业集群:加大本地资源补充勘探力度,实施煤炭资源限量有序开采。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市外资源。深入实施电力行业“压小上大”,加快淘汰落后机组,重点做好中能热电6.6万千瓦小火电机组关停工作。支持建设30万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机组,重点推进华电十里泉、滕州新源、薛城热电厂、香港华润(山亭)等重大电源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煤一电一热循环经济产业链,鼓励煤矸石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加快推进八一热电公司、田陈煤矸石电厂等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项目建设。到2015年,境外煤炭年产能达到15O0万吨以上,实现新增火电装机110万千瓦。

  ——水泥产业集群。深入实施拆立上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鼓励发展水泥搅拌站、水泥制品加工等产业,重点开发特种水泥、专用水泥和水泥深加工产品,推动水泥产品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散装水泥事业,合理规划区(市)水泥粉磨生产。优化水泥行业生产力布局,重点支持发展鲁南中联水泥、枣庄中联水泥、申风水泥、榴园水泥、泉兴水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行业集中度,提升企业品位和产业竞争力,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到2015年,全市水泥熟料生产能力4000万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占水泥总产量的比重由现在的70%提高到95%以上。

  ——新型建材产业集群。不断优化建材产业结构,打造全国新型建材产业基地。优化建材行业生产力布局,石膏生产以峄城区底阁镇,石膏板生产以山亭区、薛城区等为中心布局;煤矸石、粉煤灰的利用产业以峄城区、市中区等为中心布局;玻璃生产以滕州市鲍沟镇为中心布局;以北新建材、天禾宇信、滕州华海等企业为骨干,积极发展纸面石膏板、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新型多功能防火材料等环保新材料;鼓励金晶玻璃、榴园磁控玻璃、耀鸿玻璃、科晶玻璃等企业,着力发展优质浮法玻璃、太阳能玻璃、LOw—E玻璃、工艺玻璃等新型建筑材料;依托佳龙陶瓷、北钛河陶瓷等企业,发展高温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等。到2015年,新型建材产值占全部建材产值比重达到60%。

  ——机械制造产业集群。依托滕州中小机床制造业基地,把枣庄初步建成国家级中小机床制造业制造基地、出口基地和创新基地。进一步巩固以鲁南机床、鑫泰机床、威达重工、鲁南同锐、滕州机床厂、愚公机械、三合机械等为代表的滕州市,以鲁南华源数控为代表的山亭区,以三信、威能数控为代表的枣庄高新区机床制造基地。特种车辆制造以薛城区、滕州市、山亭区为中心。加强自主创新和弓I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以智能化、高端化、配套化为目标,重点突破机床主机设计技术、高性能数控系统及关键功能部件的创新研发应用,不断提高机床行业创新研发水平。到2015年,机床行业数控化率由现在的30%提高到50%以上,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10家,培育国家级名牌2—3个,省级名牌8个以上。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引导鼓励企业向集群化、特色化方向发展,提高园区水平,发挥规模效益。完善市中区税郭镇针织产业集群、沙特纺织工业园,山亭区纺织服装产业园,峄城区服装玩具产业园、万泰纺织工业园,滕州官桥诚宜家纺工业园,台儿庄区牛仔服装工业园、多组分差别化纺织基地。大力实施名牌战略、企业集团发展战略,鼓励引导万泰纺织、海扬王朝、青纺联集团等重点企业争创中国名牌、山东名牌和出口名牌,支持市中区创建“国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在提升传统产品的同时,着力发展服装、家纺两条产业链。到2015年,培育年销售收入过1 O亿元企业3家,过5亿元企业5家,过亿元企业12家;争创中国名牌2个,山东名牌10个以上。

  ——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工产业集群。粮食加工业主要以滕州市、峄城区、台儿庄区、薛城区等粮食主产区为主;围绕城郊蔬菜产区,大力发展滕州市、市中区、峄城区的蔬菜加工业;围绕山区林果产区,大力发展山亭区、峄城区、台儿庄区的果品加工业;积极壮大滕州市、薛城区、山亭区肉猪、肉鸡、肉兔、肉羊加工业,市中区肉鸭、肉鸡加工业,薛城区、滕州市沿湖禽蛋加工业,台儿庄乳业加工业,峄城区肉牛加工业的发展格局;大力发展山亭区城头豆制品加工基地;建设峄城区、台儿庄区沿运水产加工业经济带;重点建设滕州市、薛城区、台儿庄区的木材加工业。力争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O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2OO家,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总数达到400个以上,带动全市8O%以上的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链条。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枣庄高新区为龙头,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主要发展以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为主的新能源综合利用体系,重点推进丰源、鲁源、王晁生物质发电项目、大唐风电项目和大宗光伏发电项目建设,重点发展以海特集团、海霸通讯、润峰电子为骨干的新型电池项目,支持枣庄高新区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锂离子电池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以依耐特硅业、纯英光电、昂立光伏、甬晶新能源为骨干的光伏产业项目。新材料产业:主要发展新型电池材料、焊接材料、纳米级新材料和高性能特种纤维等产品,重点发展以银桥电缆、华能线缆、华信国资电缆为骨干的特种电缆项目,以及金封焊宝绿色环保新兴焊料项目、三兴公司纳米高岭土项目和拓博公司氨基模塑料项目。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建设以光缆光纤、通信设备、电子元器件、专用仪器仪表等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重点发展以金泰电子、光源集团为骨干的电子元器件项目。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发展以生物技术药、化学创新药、现代中成药为主的新医药系列和以蔬菜花卉育种为主的生物育种系列,重点发展益康药业、千草堂中药、杰诺生物酶、三九药业、文尔达生物等企业。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新增新能源装机达到30万千瓦。

  十二五时期,枣庄优化发展第二产业。实施大企业集团战略,充分发挥大企业集团的龙头带动作用。树立品牌形象,培育名优产品,打造一批中国名牌和山东名牌,全面提升枣庄市第二产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强力推进大企业集团发展。立足枣庄市工业经济发展基础和优势,加大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以资产为纽带,以资本运作为手段,通过兼并、联合、控股等方式,培育和发展壮大“十大龙头企业”集团,带动全市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到“十二五”末”,“十大龙头企业”集团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百亿元,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其中:枣矿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过500亿元,新能凤凰、金封焊宝、丰源煤电、盛隆煤焦化等4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200亿元,辰龙集团、中泰煤业、八一煤电、兖矿鲁化、泉兴集团等5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

  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坚持质量兴市,加强品牌建设,鼓励企业争创中国名牌和驰名商标。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以拥有自主品牌、技术含量高、产品质量好和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为标准,形成以名牌产品促进企业规模扩张、以大企业集团建设推动知名品牌培植的良性互动。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名牌行业。各级财政每年拿出一定资金,作为实施名牌战略的专项经费。到2015年,全市拥有中国名牌1O个,中国驰名商标1O个,山东名牌100个。积极培育企业上市,“十二五”期间,争取枣庄有3—5家企业上市。

  十二五时期,枣庄提出跨越发展现代服务业。按照“突出旅游业,发展物流业,提升商贸业”的发展思路,建立与接续替代产业相配套、城市化进程相契合、资源环境相协调、城乡居民生活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重点加快发展文化旅游、现代物流、专业市场和农村服务业四大特色服务业。

  “十二五期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6%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力争提高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l7%以上;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到“十二五”末达到43%左右娱乐报道

  坚持把文化旅游作为服务业发展的突破口,尽快培育成为战略支柱产业,把枣庄打造成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载体、海峡两岸交流的重要平台、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到2015年,实现旅游总收入由现在的83亿元提高到260元,旅游接待规模由目前的1410万人次提高到3900万人次。

  运河文化旅游。按照“存古、复古、创古”原则,高标准规划建设运河古城核心景区,充分发挥枣庄市运河文化“南北交融、古今辉映、生态优良、底蕴深厚’’的鲜明特色,建设以运河文化为主体的台儿庄船闸运河公园,建成国际知名的台几庄古城。搞好以邹坞中陈郝古瓷窑遗址为代表的古运河支流文物开发保护,丰富运河文化内涵,扩大运河文化旅游的覆盖面。以台儿庄大战纪念馆、铁道游击队纪念园为核心,包括台儿庄战史陈列馆、铁道游击队遗址、铁道游击队影视城(民国影视文化城)、八路军抱犊崮抗日根据地遗址等景区,建成集旅游、观光、体验、教育为一体的红色文化旅游区。

  生态观光旅游。以原生态微山湖湿地景区为核心,以台儿庄运河湿地、薛城蟠龙河湿地、峄城古运荷乡湿地等景区为重点,建成集湿地生态旅游、观光、温泉康体、高尔夫山地度假为一体的高档时尚生态度假旅游区、国家一流的湿地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山为核心,包括莲青山、龟山公园、岩马湖、洪门葡萄村、万亩梨园、万亩桃园等旅游资源,发展地质观光、森林观光和生态山水观光旅游。依托山亭石板房部落、红山峪民俗村,开发影视基地和民俗风情园项目。以冠世榴园和青檀寺为主体,包括坛山森林公园、文峰山、铁脚山、天柱山、阴平枣园仙人洞、永安休闲度假区、万亩榴园西区、榴花山庄等旅游资源,发展生态农业观光、乡村休闲旅游。以盈泰温泉为核心,加快温泉小镇、汉诺欧情温泉、仙沐温泉休闲度假旅游区项目建设,建成温泉洗浴、旅游度假、休闲娱乐、体育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度假旅游区。建设以杨峪体育公园为依托的中国赛车城、蟠龙河湿地公园、中华车祖苑集展览、休闲健身为一体的旅游中心。

  工业遗产旅游。以中兴工业遗址为核心,依托枣庄中兴(煤矿)国家矿山公园,建成集工业遗产观光体验、文化教育、安全探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工业遗产旅游。同时,积极培育现代工业旅游,如建成后的青纺联现代工业旅游。

  远古文化旅游。以北辛文化遗址纪念馆、汉画像石馆、鲁班纪念馆、墨子纪念馆、龙泉塔、滕国故城、奚仲墓、孟尝君墓、毛遂墓、小邾国国君墓、伏羲故里、荀子城和二疏城等景点为核心,深入挖掘北辛文化内涵,大力弘扬班墨文化和奚仲文化精髓,建成集观光、历史文化教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远古文化旅游区。

  十二五时期,枣庄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现代物流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中的重点优先发展,以沿运物流为依托,以物流园区为载体,加快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构筑以物流信息平台为支撑,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体的现代物流体系。

  沿运物流。充分利用我市位于山东省南大门,承接南北物资枢纽地带,公路、铁路、水运等运输方式四通八达的交通区位优势,特别是运河水运成本较低,拥有发展内河港口物流得天独厚的条件。依托四大港区(滕州港、枣庄港、峄城港、台儿庄港),坚持优化布局与扩大规模并举,着力提升运河港口物流能力,规划建设一批临港物流园区,重点培育公路、铁路、水路多式联运物流企业,推动沿运物流由装卸服务为主,向投资运营和综合物流服务转变。

  物流园区。依托我市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以及纺织、煤炭、水泥产业集聚区和煤炭、水泥、粮食等大宗商品集散地,规划建设一批特色物流园区,促进物流向制造业和现代农业基地集聚,以发展专业化物流为重点,推动企业物流业务外包,提高物流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物流效率。以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技术为重点,建立完善物流信息网络平台,提高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推动物流企业向物流园区集中,促进物流产业集群化发展。

  区域物流中心。以薛城一新城为中心,以枣庄港、京台高速、京沪铁路为依托,构建区域物流中心。完善满足多式联运需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提高货物集散、中转能力,建成鲁南地区物资集散地。以滕州市和市中区为中心,重点发展大宗商品物流欧亚体育、商贸物流、城市配送及物流中转基地,建立区域物流中心节点。以山亭区、峄城区和台儿庄区为中心,建立特色物流区,形成完整的物流网络体系。

  第三方物流。引导物流需求,培育物流市场,积极培育物流骨干企业。引导企业进行物流外包,逐步将企业自办物流剥离给第三方物流,推动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做大做强物流企业,鼓励支持物流企业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鼓励有条件的运输企业、仓储企业、货代企业和商贸批发、连锁企业延伸物流服务,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大力弓l进国内知名物流企业,尤其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和物流采购、配送中心到我市设立分支机构。

  十二五时期,枣庄完善现代商贸体系,强力推进服务业。优化枣庄商业空间格局,以“层次鲜明、覆盖城乡、业态繁荣、交易高效”为原则,建立网络化、多样化、信息化的现代商贸网络体系,以市中区一峄城区(东城区)、薛城区一新城区(西城区)、滕州市中心城区为核心,建立三个一级商贸中心;以山亭区、台儿庄区中心城区为依托,建立两个二级商贸中心。

  三个一级商贸中心。东城区中心城区为商业、购物、商贸中心;西城区中心城区为商务、会展、现代服务业中心区;滕州市中心城区为金融、商务及商业中心区。

  两个二级商贸中心。山亭区为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台儿庄区以旅游服务、商品集散中心。

  构建枣庄市中心城大商业格局。以光明大道为东西两城的连接线,也是商业网点发展的命脉线和支撑线。东城区以三角花园为中心,发展成为凸显现代消费、现代服务功能的核心商业区。西城区以新型业态为主导,打造现代商业风格鲜明、时代气息浓郁的大商圈。重点培育三角花园和新城两个市级商业核心区。

  十二五时期,枣庄将抓住居民消费升级的机遇,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科技信息、农村服务等新兴服务业,规范发展房地产业,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

  金融保险业。引进股份制银行,力争到2015年,6家以上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做大做强商业银行,创新金融产品,积极拓展理财业务、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和电子银行等金融业务。建立健全信用担保服务体系,新组建35—40家公司,确保每个区(市)至少有3家公司。适时引进省内外大型证券公司和期货经营机构在我市设立经营机构。加快培育一批市场前景好、素质高的大中型企业进入证券市场融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完善征信制度,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信用社区,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行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由目前的91O亿元提高到1900亿元,本外币贷款由目前的730亿元提高到145O亿元。

  科技信息业。支持科技信息机构、技术交易机构公共科技信息平台建设,建立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制度。大力发展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加快构建与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相适应的信息服务体系。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推动三网融合,规划建设全市统一、安全的电子政务、现代物流、交通运输、招商引资、人才交流、科教培训、科技服务外包、公共图书、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农村信息、劳务输出等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农村服务业。积极争取国家、省对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改造升级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大力整合供销社“一个网络,两个平台”服务网络,加快发展农产品、农资和消费品连锁经营:推动农村超市、医疗幼教、文体娱乐、信息培训等服务网点健康发展。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激活农村服务消费。建立“农超对接”新型产销关系,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让农民更多地分享流通环节利润。加快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形成连接国内外市场、覆盖生产和消费的信息网络,为农民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重点建设枣庄市三农综合信息网络服务平台项目。

  房地产业。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和发展方向,合理确定房地产开发规模,重点发展面向中低收入阶层的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抑制投资性购房需求,严格控制炒房等投机行为。进一步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加大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宅的供应,限制高档住宅建设,合理引导住房建设与消费。完善住房产权制度,加强一级市场调控,进一步放开二、三级市场和住宅租赁市场。积极推进物业管理的社会化、专业化、产业化。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的监测预警机制,增强市场透明度。

  按照国家和省推进主体功能区的总体要求,枣庄作为国家级鲁东南重点开发区,“十二五”期间要成为支撑全省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增长极,要统筹城乡发展,完善基础支撑,加强园区建设,不断优化资源型产业布局,提高产业集聚度,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围绕打造“江北水乡·运河古城”的城市品牌,坚持“老城做新、新城做靓、同城化发展”,抓住京沪高铁开通的历史性机遇,加快鲁南“门户城市”建设步伐。围绕各区(市)发展定位,促进各组团优势互补、错位发展。薛城区发展成为城市新门户、物流新枢纽、制造业新基地、煤化工新园区;市中区提升成为中心城区的东部核心区、全市商业的中心区、城市转型的示范区;峄城区培育成为中心城区的重要一极、城市经济带的重要板块、吸引台资的重要载体;山亭区建设成为鲁南欧情山城、生态休闲家园、“双型”发展的先导;台儿庄区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国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我市沿运经济的重要载体;滕州市壮大成为全市文化旅游发展的龙头、鲁南专业市场群建设的排头兵、淮海经济区先进制造业的领头雁、争当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方阵。“十二五”期间,城市基础设施投入由2010年的3O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50亿元,全市建成区面积由现在的164.7平方公里提高到194.4平方公里,中心城区由101平方公里提高到1l9平方公里,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其中,新城区累计完成投资125亿元,建成区面积达到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10万人以上。

  构筑网络化城镇体系。一是形成“一主一次两区九镇”的“1129”城镇中心体系。“一主”即枣庄中心城作为市域主中心,形成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一次”即滕州市作为市域次中心,形成京沪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城市;“两区”即台儿庄区和山亭区两个区级中心城市,凸显特色,集聚规模;“九镇”即重点培育陶庄、西岗、大坞、官桥、涧头集、桑村、东郭、税郭、阴平等九个省级中心镇,按照城市标准规划建设,形成3万人以上规模的新市镇。二是促进枣庄中心城和滕州市一体化建设,打造枣薛滕城镇密集区,并作为枣庄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三是构筑沿京沪铁路南北向发展主轴、沿枣临和枣荷东西向鲁南发展主轴,培育台儿庄一中心城一山亭、滕州一山亭等发展次轴,形成“井”字形城镇轴带体系。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以棚户区改造为突破口,把“旧房”变“新房”、“旧区”变“新区”、“城市建设”变“城市经济”,着力改善民生。争取开展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加大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扩大保障覆盖面。全面启动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重点引导鼓励大中型企业、各类产业园区建设和筹集公共租赁住房。“十二五”期间,建设廉租住房1O00套以上,经济适用房1OO00套以上,公共租赁住房6300套。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传承历史、跨越发展”的原则,动员和集中全社会力量,强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二年基本完成545万平米棚户区改造任务。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切入点,积极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坚持政府统筹、政策引导、群众自愿、市场运作,落实资金、土地、信贷支持政策,把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与全面改善农村道路、供排水、照明、供气等配套基础设施相结合,与旧村改造、整村迁建、迁村并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相结合,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会化、生活方式市民化。加大财政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实现农村文化、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标准化、体系化、网络化。

  构建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强化交通对城乡发展的引导作用,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加强省际、市际、县际路网衔接。加强东向对临沂及日照、西向越微山湖对菏泽、西北对济宁的高等级公路联系,境内取直348省道(枣曹线省道(郯薛线)与微山县进行对接,加快推进枣(庄)鱼(台)高速公路,104国道、北留公路、郯薛公路、店韩公路等重点工程建设,完成枣临铁路、枣临高速公路、山滕和滕薛一级路建设,加快推进京沪高速铁路枣庄段建设,迎接“高铁时代”到来。加快内河港航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万年闸复线船闸、新奥化工专用码头等项目,进一步提升京杭运河枣庄段通航能力。把BRT作为同城化的最现实选择,完善线路,提升功能,努力实现各城区间的BRT连接。加大场站建设投入力度,重点建设枣庄客运中心、公交换乘中心等枢纽工程,逐步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衔接”。统筹解决农村公路断头路问题,不断提高农村公路网化程度及通畅水平。

  建立功能完善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适应汽车时代的需要,加强城市公务和商务场所、居民社区配套专用停车场建设,提高便民利民水平。地下管网超前规划,地下管网要超前规划,统筹安排,配套建设供水、排水、中水回用、供电、供气、供热等设施。实施中心城市供水保障工程,实现西水东调和南水北调,保证中心城区供水安全;大力推动城市燃气管网建设,实现全市城区燃气管网全覆盖,提高城市燃气使用普及率;加强城市集中供热热源厂建设,逐步取缔燃煤小锅炉和小区域供热锅炉,提高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加快薛城区、高新区、新城区三区供热整合步伐,逐步实现三区合一的城市供热体系。建立健全包括消防、防洪、抗震和人防等在内的城市综合防灾体系,提高城市紧急事件处理能力。加强垃圾和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并积极向城区周边乡镇进行延伸,积极引导乡镇驻地和大的农村社区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收集、运输设施,保护生态环境。引入市场机制,理顺市政公用服务价格,形成多元化投资和运营机制,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效率。

  加快“数字枣庄”建设。建成较为先进的主干通信网和网络数字处理中心;建成电子政务公共网络平台和示范应用系统,大力推行无纸化办公;积极推动电子商务的开发应用;建成农业网络服务系统、网上专家服务系统、农副产品销售网络体系;基本建成以法人单位、人口、宏观经济为主体的信息资源基础数据库;建立较为完备的“一卡通”网络信息体系,方便市民的出行、就医等日常活动。

  加强园区建设。积极支持市高新区申报国家级开发区。进一步完善各种配套设施和综合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市高新区及区(市)开发区、市南工业区、张范工业园的产业集聚效应,形成“龙头项目拉动、配套企业跟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局面。枣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突出发展精细化工、生物制药、新材料、信息产业和制造业,成为带动枣庄工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示范性产业开发区。枣庄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煤电热一体化能源工业、环保生态型的建材和生物工程产业、以外贸为导向的轻纺工业,形成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两翼齐飞的产业特色。薛城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煤化工、玻璃制品、机械电器产业,形成与高新技术开发区配套发展的工业园区。山亭经济开发区:大力发展机械制造、建材、纺织、造纸及食品加工等。峄城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建材、陶瓷、纺织等,大力发展以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为重点的环保产业,形成峄城区的经济支柱。台儿庄经济开发区:大力发展纺织、服装、化工、农产品加工等。滕州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机械制造产业、高科技产业等,走以专业园区带动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子。市南工业区:充分利用存量用地,加大开发力度,建成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示范区、工业文明的博览区、创意产业园区、新兴时尚生活社区。张范工业园:依托东西两城中心节点的优势,充分利用浙商的资本和技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良好的生态资源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十二五”时期,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用好“一箱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强化资源节约。建立健全资源利用总量控制制度,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挖掘社会节约潜力,形成节约型生产方式、交通方式和消费方式。限制高消耗项目建设,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标准,支持并推动节约型项目的建设。深入开展节约用水,积极推广节水设备、器具和技术。强化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单位土地投入强度和产出效益。积极推进原材料节约,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农业灌溉用水有效灌溉系数由现在的55%提高到65%,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现在的91%提高到94%。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逐步建立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废物排放,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6%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实施重点企业示范工程,实现“资源一废料一原料”多次利用的良性循环,放大示范带动作用,发展一批新型环保企业。加强高效能、“零排放”、可循环技术研发,推广循环生产模式,加快化工、建材、轻工等行业技术改造,构筑行业生态产业链。推进资源在不同企业之间和不同产业之间的充分利用,建立起以二次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环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循环经济机制。建设一批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构筑环境友好型产业群;培育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建立以供销为主体的社会化废旧物质回收网络。培育环保品牌,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建成一批以远东农科环保包装生产基地为代表的、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清洁生产企业和生态工业园区,创建资源节约型城市。

  积极发展低碳经济。要多措并举发展低碳经济,积极培育低碳产业。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资源,扩大森林面积,加强森林管理,增加森林碳汇。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出台扶持激励政策,建立健全适应于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价格、信贷、政府采购和绩效考核机制。积极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引导公众自觉选择绿色型、低碳型消费模式。

  深入推进节能降耗。进一步完善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制,加强评价考核,形成节能降耗长效机制。加强节能评估和审查,合理控制能源总量,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技术的改造力度,加强能源梯次利用,推进重点企业余热余压利用、能源系统优化和工业区集中供热。建立淘汰机制,着力抓好电力、有色金属、钢铁、水泥、造纸、酒精等行业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的淘汰工作。建立激励机制,运用财税、价格、土地等政策,充分调动企业与社会节约能源的积极性。进一步推行全社会节能,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加强对建筑、交通、公共节能等领域的节能管理。到201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完成省下达指标。

  ——积极开展治污减排。建立健全流域污染综合治理体系、以可吸入颗粒物为首要因子的大气污染防控体系和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回收体系,充分发挥已建成减排工程的作用,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村污染防治,预防突发环境事件,确保环境安全。到2015年,空气质量良好率提高20%以上,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12—18%。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一区(市)一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以上,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

  加强生态建设。加大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投入,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实施保护治理自然生态工程,加强对库区、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强化水土流失、矿区地面塌陷的综合治理。实施荒山绿化、绿色通道、城乡绿化、农田林网、围村林等绿色工程,构建沿河、沿路生态林网、经济林网,加快建设绿色枣庄,不断提高城市建成区绿化率,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建设优良人居生态环境。倡导全社会确立“生态产品’’理念,启动环境产权改革,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并完善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完善水权、排污权等交易制度。到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5%,湿地保护率达到80%。

  适应经济结构深刻调整、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新要求,推进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全方位、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抓改革强动力,以创新求突破,靠开放增活力。

  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一是深化农村改革。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进行确权、登记和颁证,鼓励农民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构建农村产权流转体系,培育土地经营大户和土地合作组织,加速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经营进程。力争到2015年市、区(市)、乡镇全部建立起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体系。二是深化所有制改革。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推进国有资本向资源性、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公用性行业与领域集中。以市场化和投资多元化为取向,推动垄断性行业改革。进一步消除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政策性因素,放宽市场准入,完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信用担保制度。协调大企业出资、争取省专项基金,探索设立创业投资公司,支持成长期企业发展。加快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互促互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三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提高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水平,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努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改进公共服务供给方式,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授权特许经营、优惠政策支持等方式,有效动员和综合利用社会资源提供公共服务,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引导和社会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深化机构改革,优化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行政效率。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原则,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以深入推进省级改革试点税郭镇改革为切入点,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四是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在合理界定事权基础上,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要求,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加强区(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财政保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比重,重点向城乡低收入者、困难群体、欠发达地区和生态地区等倾斜。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调减营业税收,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完善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改革资源税,开征环境保护税,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引导金融机构到枣庄市设立分支机构,发展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完善面向“三农”和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组织和信用担保体系。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和处置机制。支持丰源煤电、丰元化学、拓博塑料等条件成熟的企业上市融资,做好泉兴集团企业债券和滕州市城投债券发行工作,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五是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不断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性剧种,大力开拓演出市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和影响力。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加强重点新闻媒体建设,重视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传播能力。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创新文化市场管理模式,提高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水平,有效打击各种盗版侵权、假冒伪劣等扰乱市场秩序、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违规行为。六是深化医药卫生改革。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在巩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健全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实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长远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发挥各种行业协会、商会和其他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完善融资平台建设,积极打造全方位的非公经济发展服务平台。突出推进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积极推进资源节约、节能减排,提高非公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消除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政策性因素,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和经营范围,支持民间资本投向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有效激发市场投资活力,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参与的竞争格局。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开展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产品创新。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由现在的57%提高到62%,非公有制经济纳税额占全市税收比重由现在的75%提高到78%。

  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坚持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开拓并重、利用内资和外资并重、利用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并重,加快形成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一是继续坚定不移地抓好招商引资。把招商弓l资与转方式、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深入推进产业招商和定点招商,围绕加快城市转型战略目标,把招商的重点放在产业链高端和产业链缺失项目上,强化转型项目招商,引进具有弓l领性、关键性、突破性的重大产业项目,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板块,培植壮大转型接续替代产业。二是充分发挥外资的战略效应。充分发挥外资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战略效应,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不断拓宽利用外资的领域。深度研究跨国公司战略布局,挖掘合作的结合点,推动跨国公司与我市传统优势产业对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外商直接投资由现在的2.4亿美元提高到4亿美元,年均增长10%。三是调整优化出口结构,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出口商品结构调整步伐,重点发展低耗能、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加工制品出口,积极推行市场多元化战略,巩固传统市场,拓展新兴市场。四是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贵州、云南、内蒙、山西、陕西、新疆、印尼、泰国等重要能源资源产地进行战略投资,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整合利用。五是加强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鲁南经济带、淮海经济区及与国外境外的经济技术协作。

  从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最现实、最迫切、最直接的问题入手,不断扩大社会就业,继续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更多地关爱困难和。以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发展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力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加快构建平安枣庄。

  努力扩大社会就业。坚持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建立政府对就业投入的保障机制,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建立健全公共投资带动就业增长的机制,鼓励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民营经济、服务业特别是家庭服务业加快发展,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完善全民创业工作机制,全面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大就业培训力度,促进入力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就业质量。健全就业援助制度,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就业工作,鼓励自谋职业、灵活就业,努力实现“双零家庭”动态消零。健全完善城乡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就业失业登记制度,让所有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建立工资的集体协商机制,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十二五”期间,每年实现新增城镇就业4万人以上,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将更多的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纳入覆盖范围。进一步建全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做好困难企业职工和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的参保工作。健全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市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由现在的46.4万人提高52万人。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完善,搞好社会保险制度衔接。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加快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农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由50万人提高到2OO万人,不断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做到应保尽保。

  建立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强化对收入分配关系的调节,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建立劳动报酬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推动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加快落实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大税收征管力度,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健全法制和加大反腐败力度,取缔非法收入。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注重教育公平,均衡配置优质教育资源。完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逐步提高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改善办学条件。完善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和教师教育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优秀师资的补充力度。加强枣庄学院、枣庄职业学院、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山东化工技师学院等专业学科建设,“十二五”期间,力争投资2亿元,市直和每个区(市)至少办好一所达省级规范化以上的中职学校,全市有3至5所学校创建成全国中职示范学校或特色学校,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高等学校在校生达2.1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6.5万人,高中在校生达8万人,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O0%,学前三年幼儿园入学率达85%以上。

  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大力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到2015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由2010年的0.7%提高到2%。加强煤化工、机械、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等领域和技术研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依托兖矿国泰、鲁南煤化工工程技术研究院等企业和科研单位,强化外引内联、合作共建、整合提升,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建设一批市级、省级创新平台。鼓励各类科技园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创办科技企业孵化器、研发中心,建立技术服务平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工业设计创新体系,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到2015年,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累计分别达到4350件和2700件。加大科普宣传推广力度,力争到2015年科普专项经费达到人均0.5元的标准。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加强制度衔接,提高保障水平。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提高群众基本用药的可及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大力实施“卫生强基’’工程,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切实增强社区医疗机构卫生服务功能。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医疗服务和管理水平。加快发展中医药事业,树立中医品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重大疾病防控,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每万人口医院病床数由现在的33张提高到41.2张,城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到120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力争实现农村居民全覆盖。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文化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巩固和健全国有文化机构和设施,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培育壮大文化产业,满足全市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专业艺术生产能力,创作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拓宽演出市场,激活内部活力,做好文化下乡工作。加强历史文物保护开发建设,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抢救、挖掘、传承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千年运河古城历史街区、百年中兴历史街区、五十年近代工业历史街区、枣庄老街历史街区,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完善三馆一院(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影剧院)、乡镇(街道)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建设。建设和完善基层文化设施,构建大文化格局。发展档案事业,完善档案设施。贯彻落实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推进史志工作规范化、法制化建设。以存史、教育、资治为目的,充分发挥地方志书在四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加快全市地情资料中心的建设。开发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实施“品牌枣庄”计划,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引导扩大文化消费,力争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或超过5%。

  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大力推行全民健身计划,不断完善全民健身组织。完善城乡公共体育设施,每个区(市)建成一处全民健身中心或体育公园,每个社区规划建设一处健身园,人均体育场地达到1.1平方米。把竞技体育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不断完善青少年业余训练网络,切实改善训练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学校体育,全面增强青少年体质。加大体育彩票的发行与管理力度。在新城建设一座功能完备、设施一流的全民健身中。欧亚体育欧亚体育

作者:小编

【返回列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