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欧亚体育自媒体大号被封传统媒体娱乐报道机遇在哪儿?

发布时间:2024-03-07    来源:网络

  娱乐媒体不能只有产品,没有服务;要将工业化效率和个性化体验结合起来,形成小批次、短周期模块化稿件发布机制;不断提高自身对内容的控制力、设置引导力,从自身基因出发来服务用户,让媒体的运营服务抵达用户需求的“最后一公里”,做可用可信高价值的内容。

  6月7日,北京市网信办出手,中国第一狗仔卓伟、名侦探赵五儿等19个低俗炒星账号被封;6月8日,“毒舌电影”“严肃八卦”“南都娱乐周刊”“关爱八卦成长协会”等25个娱知名娱乐八卦类微信账号也被关闭。

娱乐欧亚体育自媒体大号被封传统媒体娱乐报道机遇在哪儿?

  6月中旬,《传媒茶话会》深入对话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高级记者窦锋昌,中工网副总编辑冯裕,中工娱乐执行总监昕亚,梳理娱乐报道的“正道”,探讨娱乐自媒体大号被封后,传统媒体娱乐报道发展的机会在哪?

  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就不同品类的内容所产生的市场总价值而言,中国娱乐产业已经是一个近3800亿元的大市场。未来五年中国的娱乐及媒体行业总收入将以8.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上升,约是全球预计平均增速4.2%的两倍。产业巨大,发展势头迅猛。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高级记者窦锋昌对《传媒茶话会》表示,娱乐文化本身是一个重要的商业领域,从服务产业发展来讲,娱乐报道不能少;娱乐报道具有“趣味性”,从满足受众需求角度来讲,娱乐报道作为新闻的一个分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同样不能少。

  中工网副总编辑冯裕对《传媒茶话会》表示,娱乐报道同样是舆论阵地,不能将娱乐舆论的引导权拱手让给商业媒体和自媒体。

  中工网是中华全国总工会主管主办的中央重点宣传网站,中工娱乐是国内原生娱乐资讯首发平台。中工娱乐追求健康积极的“绿色”内容,不做八卦、搞笑、窥人隐私的内容,注重对娱乐内容本身的塑造。除了对现场新闻的抓取,还有对娱乐圈的观察和深度思考,以及对娱乐产业的关注。

  事实证明,“有用”的娱乐报道是有竞争力的:中工娱乐头条号上线两天,单篇稿件视频播放量突破7000次,单篇文章发布3小时点击量突破6万。

  中工娱乐执行总监昕亚对《传媒茶话会》表示,娱乐新闻的价值绝不是靠低俗、八卦去累积起来的。娱乐新闻同样要讲导向,还要带给受众有用的娱乐信息。中工娱乐做明星报道的准则是,一定要处理好新闻的导向性和可看性的关系,这是底线。模糊了导向性,再可看的内容也不能传播,否则媒体的公信力会大打折扣,媒体自身发展也将不可持续。

  明星,作为在某一个领域具有突出成就的人,而受到大众广泛的关注,自始至终都会成为媒体的“聚焦点”。如何呈现明星?出轨离婚等私生活信息还要不要报道?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高级记者窦锋昌对《传媒茶话会》表示,明星出轨、绯闻等私生活方面的消息,媒体可以关注,前提是立场要明确,不能就事论事。这是主流媒体的定位所决定的。

  比如明星出轨,媒体在报道的时候不能只报道事件本身,需要通过专家、读者、网友等新闻源的采用,通过版面安排、标题设置等技术手段对出轨这种行为表达鲜明的批判立场。一个事件传递的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全在写作者如何去解读。

  中工娱乐执行总监昕亚对《传媒茶话会》表示,媒体要突破“流量思维”,改变传统姿态,不断破局迭代自身属性和场景,引导广大网友去构建一个全新的娱乐生态。这需要全社会主流娱乐媒体的共同努力。

  具体来说,娱乐媒体不能只有产品,没有服务;要将工业化效率和个性化体验结合起来,形成小批次、短周期模块化稿件发布机制;不断提高自身对内容的控制力、设置引导力,从自身基因出发来服务用户,让媒体的运营服务抵达用户需求的“最后一公里”,做可用可信高价值的内容。

  昕亚表示,娱乐报道的内容本身是无法定价的,只有形成产品和服务才会有定价的可能性。准确获得最有价值的用户、基于最有价值用户展开服务,是智能时代中主流娱乐媒体必须面对的问题。

  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所言:“娱乐明星知名度高、粉丝众多,一举一动都可能受到关注,适度报道无可厚非。但是,过度娱乐化、物质化、肤浅化的信息大行其道,只会助长享乐主义、奢靡主义,影响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和养成,败坏社会风气。媒体的价值引领,不是关注谁要结婚生子、谁又离婚出轨娱乐报道,而要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

  一段时期以来,喧嚣肤浅的娱乐报道充斥大小屏,这其中有新媒体不顾操守与新闻价值,用低俗内容吸引眼球的原因,也有传统媒体面对传播环境变化,未能及时做出调整带来的被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无论媒体形态“新”与“旧”,公共属性是红线,必须坚守;市场属性是发展需要,必须兼顾。

  盛夏即至,娱乐圈的八卦新闻似乎也跟着热闹了起来。明星的私生活在媒体的放大镜下,成了公众消遣的主菜。而那些八卦背后的爆料人,在一轮又一轮抖包袱的过程中,也似乎成为公众眼中的名人。

  八卦新闻之所以热度高,受众的猎奇心理制造了巨大的需求。当然,对名人私生活的好奇欧亚体育,不仅存在于今天的中国社会,也不仅限于娱乐圈,古今中外,政商达人,都是人们窥探的对象,越是名气大的人,越是能够激发人们的好奇心。

  有人说,既然已经是名人,在享受其名气带来的益处的同时,私人空间的公共化也在所难免。毕竟,当一个人的受关注度高了,对于普通人来说只是日常生活的行为,也就在聚光灯下具有了公共属性。这是不是就等于名人就没有隐私了呢?名人的私生活理所应当就该变成消费品了呢?显然,这不合情理,更不合法理。

  而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明星八卦这个雪球被越滚越大,媒体在其中是否扮演了合适的角色?

  不难看到,当某明星的个人隐私被曝光时,一大堆媒体会快步跟上,恨不得把该明星的前世今生都深挖出来,一轮又一轮分析,一次又一次点评。如此“用功”,背后的驱动是点击率、阅读量所兑现的经济利益。

  但应该考虑的是,如此高投入地耗费在传播八卦上,公共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引导作用被置于何处?

  被这些八卦资讯“喂养”长大的未来一代,能否健康、积极地认识当下的文化空间,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怎样的文化印记?

  那些被八卦所累的演员、明星,又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重新回归艺术创作,为观众带来更好的文化产品?

  存在即合理,不该是八卦泛滥的借口。对隐私、八卦,更多的媒体应拿出应有的姿态,给予正确的引导,而不应该为其提供平台、任其卖丑。欧亚体育欧亚体育欧亚体育

作者:小编

【返回列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