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体育解放日报:娱乐新闻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
欧亚体育欧亚体育明星婚礼被赋予如此大的“新闻价值”,已非首次,相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但是在这个“娱乐有理、八卦无罪”的信息时代,媒体和公众究竟该如何自处,仍是我们需要直面的难题。
杜骏飞:人们在新闻价值观上有差别是自然的。有些人更加看重新闻的严肃性、重要性。“伟玲婚”是娱乐界的大事,但未必是当代社会的大事。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娱乐重于严肃,其实他们自己也清楚,娱乐新闻大多是为了供人解颐,没有太多的实在。喜欢,并不代表有价值,冷遇,也不代表不重要。就像小孩特别喜欢吃糖,但糖未必是好营养。这种态度的反差未必关乎年龄,更可能是不同文化阵营之间的分歧。
我不否认,“伟玲婚”吊起那么多人胃口欧亚体育,部分是出于两位主角的传奇经历———见证了香港娱乐圈几十年的沉浮,从花边新闻开始,到修成正果为止,具有艺术片一般的感染力。但这绝非它荣登各大媒体头条的关键。就娱乐新闻而言,明星失恋、车祸、毁容、被绑架、死亡,都能占据头条。换句话说,观众如此关注这条新闻,并不是因为“伟玲婚”多么神圣,而仍然只是因为它具有娱乐功能。
杜骏飞:这是一个充斥着信息噪音的时代,每个人的声音都不能被轻易听到。什么东西才能必定引人注意呢?答案很简单:娱乐。人人都不能拒绝的,是快乐。所以这个世界普遍欢迎娱乐,哪怕你的娱乐本身没有太多进步价值,哪怕你所提供的是芙蓉姐姐式的出丑,也会被人识别出来,由此,你能产生某种娱乐快感,自我身份终被识别的“成功”。所以,娱乐新闻比严肃新闻受追捧,其中的演员和媒体,潜藏着同一个目标:通过娱乐使自己被识别;而观众也是同谋,他们期待加入娱乐派对而被潮流或阶层所“接受”。
与此同时,大众还会自发产生传播学所说的“第三人效果”:媒介影响他人的效果是大是小,人们会有一种心理预期,从而导致自己采取某种行动,在这里,自然就是对娱乐的跟风、从众。
龚丹韵:这样的社会心理下,媒体为求生存,迎合消费者口味,似乎也是无奈之举?
杜骏飞:其实在媒体内部,“第三人效果”更为显著:一方面,媒体对观众有某种“预期”和“观察”,把追逐娱乐归结为满足受众需求,这种结果是否正确,只有天知道。另一方面,因为媒体之间相互竞争,任何报道“伟玲婚”等娱乐新闻的媒体,都会影响到其他媒体的判断,后来者只有更为重视该新闻,才能预期自己有更强的竞争力。结果,传媒以为公众更需要娱乐,给的都是娱乐。受众因为媒体加倍给他们娱乐,他们就以为一切娱乐都有价值。大家都认为娱乐对他人更为重要,争相从众,彼此交相激荡,形成共鸣,共同走向娱乐的巅峰体验,并且还期待着下次。
传媒本身是被设计为社会服务的,但事实上,到了当代,它具有了企业属性,必须盈利,盈利意味着要受公众欢迎,否则就失去了商业主体性。因此,我以为,今天的传媒有相当一部分违背了自身的文化身份,不再继承服务社会的基因了,它们是转基因产品,但也不肯自承为私器,于是只好以满足公众之名,行满足私利之实。
杜骏飞:我前面说的只是一隅之见,不能用我的观点要求所有媒体。花园里的花朵千姿百态,媒体也可以丰富多彩,各有自己的定位。西方通常有两种媒体:严肃媒体、娱乐媒体。后者通常是卖盒饭的,以繁殖速度快、种群大著称,新闻价值观上,是你想吃什么就给什么,即使没营养、有危害,它也照卖不误。但另一部分严肃媒体,它们的新闻价值观仍然是严肃的,在它们的心目中娱乐报道,政治经济新闻、军事新闻、重要的民生新闻永远胜过娱乐新闻。简言之,《太阳报》炒作时,《》仍会克制;《名利场》杂志所渲染的,《华尔街日报》仍可视若无睹。
西方媒体经验,可以肯定,其中一部分是好的,另一部分是不好的。问题是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媒介的观点大相径庭;一些西方媒体在商业性上是成功的,可我们一窝蜂地只学了商业性,严肃新闻门可罗雀,娱乐新闻畸形发达,这就可悲了。相当多的国内媒体日复一日,不断卷入新闻炒作中,导致我们真正以严肃新闻见长的媒介、以严肃报道成名的记者太少。
我们并不排斥娱乐,娱乐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是作为媒体,必须清醒意识到自己的天职。部分媒体娱乐大众就罢了,严肃媒体偶尔娱乐一次也无妨,但不能无时无刻都在娱乐、每个媒体都去娱乐。当媒体世界尽是一片狂欢时,那就需要冷静反思了。【编辑:唐伟杰】请 您 评 论登录注册匿名评论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作者: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