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体育现代科技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4-04-03    来源:网络

  审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一方面享受科学技术发展所到来的文明成果,同时也承受着与科学技术发展密不可分的令人不堪忍受的沉重代价,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的价值理想相背离,成为一种超出科学技术本身而具有负面社会效应的社会问题。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针对科学技术发展所到来的伦理问题已经产生的负面社会效应进行过深刻的论述,他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它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

  (1)网络技术的概述。网络技术是以计算机信息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为载体,最大范围提供信息服务的一项新兴先进技术。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具体形式,也是计算机技术的新的发展阶段。自20世纪80年代起,网络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已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思维观念及生存方式产生了变革性的影响,可以说这是人类科技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是网络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对现有的社会伦理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面对网络技术所引发的隐私权、知识产权、国家之间不平等、非人性等伦理问题,人们有些不知所措。

欧亚体育现代科技的发展

  (1)隐私问题得不到保护。网络主张系统要开放,符号要通用, 强调言论的自由与人际关系虚拟沟通, 鼓励追求“真实”与张扬“个性”。作为它的结果,这也会使个人的隐私权被剥夺, 私人生活价值受到贬值。面对电脑黑客无孔不入的盗窃行为,信息的安全性就显得岌岌可危,人们往往在不知情中就受到损害,因而侵犯个人隐私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据专家分析这种侵犯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对个人隐私的直接侵害。第二对个人隐私进行多手传播。第三对个人信息进行歪曲。

  (2)知识产权受到侵犯。知识产权被定义为:公民或法人等主体依据法律的规定,对其从事智力创作或创新活动所产生的知识产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又称为“智力成果权”、“无形财产权”,主要包括发明专利、商标以及工业品外观设计等方面组成的工业产权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摄影和电影摄影等方面的作品组成的版权(著作权)两部分。据专家研究,网络使用中出现的知识产权问题大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知识产权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给侵犯知识产权的界定也带来了困难。第二, 有形载体的“无形化”, 使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和物质化不再明显。第三,在网络上有无产权的信息是难以分辨。

  (1)生物技术的概述。现代生物技术主要分为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这些技术不是独立发展的,而是相互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往往是通过其中某个技术的发展带动其他技术的发展。例如“通过基因工程对细菌或细胞改造后获得的工程菌或细胞,必须通过发酵工程或细胞工程来生产有用物质。”按照现代生物技术的目的和用途,还可分为诸如医学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工业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军事生物技术、海洋生物技术等。

  (2)伦理问题及反思。现代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人类社会带来了美好的前景,它在为人类解决大量实际问题的同时,也有可能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产生社会问题。转基因生物产品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当人体食入转基因食品,就有可能出现过敏反应。目前已经出现了饮用转基因大豆豆浆过敏、转基因西红柿导致过敏、坚果作为基因被导入其他生物引起人体过敏等现象。在进行转基因作物实验时,较为常见的标记基因是使用抗生素抗性基因来充当,这也有可能让人体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加。转基因微生物有可能会与其他生物进行遗传物质交换,这样就会增强有害生物的危害性或产生新的有害生物,导致疾病流行。转基因生物可以破坏生态环境和影响生物多样性。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出抗旱、抗盐碱、抗病毒、抗害虫作物的同时,可能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甚至一些物种会灭绝,还可能会加速土壤侵蚀和沙漠化。当转基因植物大面积种植时,由于转基因植物病毒载体使用可能导致病毒基因在全部细胞中普遍存在,它的重组风险比普通植物要高出许多,将会出现难以预料的问题。

  [2]柳兰芳.当代生态文明视阈下的科技伦理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

  1953年,美国遗传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提出了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学说,开创了生命科学的新纪元。如今,以基因工程、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羊的成功为代表的生命科学的突破,预示着21世纪生命科学世纪的到来。生物技术率先在医药方面取得突破,并同时在医药和农业两大领域形成产业优势。2008年全球医药工业产值近8000亿美元。世界惊呼:“21世纪将是生物技术的世纪。”基因工程的突破不仅推进了生命科学的进程,而且把生命科学推进到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其意义在于,改变了以往生命科学仅用于认识生物和利用生物的局面,而进入到人工改造生物乃至创造新生物的局面。科学技术的研究日趋社会化、事业化。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依靠力量。

  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现代科技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发展。首先,现代科技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促进因素和支撑力量。其次,现代科技巨大而深刻地影响着当代社会的政治生活。再次,现代科技深刻地影响了当代社会的文化生活。最后,现代科技直接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活动,并引起了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的变化,从而产生了新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又给社会生活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第一,它直接与劳动者对抗。第二,它造成生态危机。第三,它为人类带来新的疾病。第四,它危及人类安全。第五,它使人类的精神严重失衡。上述事实证明,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对人类既有利又有弊,既能造福万代,又可能遗患无穷。从总体来说,科技的正面作用毕竟是主要的,我们决不能因噎废食,因科技的某些负面作用就反对发展科技;但是我们对于科技的负面作用也不能掉以轻心,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期尽可能减少科技的负面作用。

  19世纪末,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它的最高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这种垄断必然引起停滞和腐朽。资本主义垄断并不能全面、长久地排除激烈的竞争。为了击败竞争对手,垄断资本家必然要采用新的科学技术。因此,在帝国主义国家,科学技术还是继续向前发展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新中国建立以来,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面貌。在当代,科学技术的认识功能、生产力功能、文化教育功能、生活服务和卫生保健等各种功能都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发挥。这就使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提高更加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第一,随着科技人员的队伍迅速庞大,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已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据统计,经济发达国家中从事科研活动的人数,比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快的多。然而,在这支庞大的队伍中,虽然有不少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优秀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但却出现了道德素质下降的迹象。许多年轻的科技人员只求实惠,不讲理想,工作热情不高,只求享受而不能吃苦。不仅如此,有些科技人员甚至成了泄密者和窃取者。不仅违反道德,更触犯了法律。这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和焦虑,所以,道德问题是21世纪的核心问题。

  第二,从我国科技人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他们的道德面貌来看,提倡科技道德是非常必要的。目前,科技人员多数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在广大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受到人们的尊重,从而在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科技界不良的道德风气,也败坏着社会风尚,加深了不正之风,在群众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因此,提高广大科技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我国具有重大意义。

  现代科技伦理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了古代的与近代的科技伦理思想,并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突出表现在:第一,扩大和加深了科技人员社会的和道德的责任;第二,提出了爱国主义精神与国家义务相结合的科技道德要求;第三,提出了正确处理科研活动中协作与竞争关系的道德准则;第四,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科技道德原则与规范。

  [1] 程现昆.科技伦理研究论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P15

  一个民族和国家进步的灵魂就是创新,创新的核心就是科技工作,所以建设现代科技馆的重点就是开拓创新展教形式。开展精品战略,提高核心建设,推动形式创新,创造一个全体社会成员和科学家都喜闻乐见、良性互动的科技馆,这是创新目标实现的重要一点。以上目标要想实现,科技馆的软件、硬件都必须开放,呆板的陈列形式和原始的说教与现代人们的需求已经完全不适应,尤其是除了可以体验的和共同参与的场馆环境外,对观点和学术的开放性还要给予充分重视,不管是有争议的,还是定性的,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应该并蓄兼容,最好让大家有研究和思考的余地,有启发人们去实践去积极探索的动力。

  为了避免科技馆建设缺乏规划,过多过滥的建设,对资源配置加以优化和整合,第一,重复建设的情况应该避免出现,通过合理规划,开展科学布局,以提高学术水平和办馆质量;第二,传统的行政区划概念应该打破,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全面综合考虑教育、经济、交通等条件,实施合理科学规划、选址和建设;第三在建设科技馆的过程中不可以求全贪大,必须以“全方位统筹、多层次结构、立体化建设”的总原则控制规模和选择主题,比如通常综合性的大型科技馆只可以在每个省建设一个,而后根据自身地域特色,各市(地)、县(区)可以开展中小型的各种专题性的科技馆建设。另外,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也可以通过自身学科优势,对一些相关领域的专题性科技馆实施建设,面向社会全体开放,甚至各社区、中小学校和企事业单位都可以有针对性开设各种微型科技馆,从而建构一个科学、完整的网络结构体系,让人们感到科技馆就在身边,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在现代科技馆中,除了环境和建筑艺术设计外,展示艺术设计是其最关键,展示属于一门创造性、综合性的多维空间视觉艺术,它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对于科技馆来讲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展示艺术体现了多方面的水平,是对科技馆综合水平进行衡量的重要标志。艺术设计者需要通过计算机艺术设计、多媒体、音响影像、雕塑绘画和模型与实物与等装饰材料技术,与灯光照明技术结合等综合措施,调动色彩、图像、光线等因素,把科技馆的思想和内容形象具体地来表达,设计出有份量、有体积、有色彩、有内容的具体感官物,给予观众立体化的艺术享受和全方位的视觉感传,产生一种和谐统一、形态各异、方式多样的整体艺术效果。

  国际化建设是现代科技馆建设的目标,以便能够在国际科技交流上更大程度的参与,对外宣传科技成就,展示科技实力,将世界上最先进的、最新的科技的成果吸收进来。国际化就是要我们通过全球的眼光和超前的观念对世界科技的发展变化加以把握和了解,科技馆的软硬件建设要以国际化的标准来实施,在世界范围内加强各国科技馆的合作与交流,尽快在国际社会中融入,赶超世界水平。

  现代科技馆的为社会服务就是多元化功能的具体表现,和大部分现代企业一样,企业的终极目标是为消费者服务,科技馆同样也应该对社会各界的各种需求尽量满足,把更多的服务项目和设施提供给大家,在此前提下对科技馆的人才、知识和技术优势更加充分利用,为企业和社会各界提供更多的服务。另外,人们对科技馆的各种建议和信息要积极听取和收集,作为改进服务工作的目标和要求,努力使各种个性化的需求得以满足欧亚体育。

  生活在当今社会,无论你过着怎样的物质生活,你都必须承认:现代人的生活已经史无前例地依赖于现代科技。科学技术就像一个全能的保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类的衣食住行。人类文明的现代进程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历程正是同一轨迹。而今,现代科技像一双梦幻的翅膀,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数字化的时代。然而,尽管科技是我们崇尚的第一生产力,是我们越来越离不开的文明成果,可它也像人类信仰的其他美好事物一样,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麻烦,甚至是极大的挑战。关于这一点,最显著的问题之一就是科技的发展对社会伦理的冲击。

  所谓社会伦理,就是人类社会的道德现象,既包括道德意识现象、道德活动现象,也包括道德规范现象。现代科技作为现代文明最直接的推力,对社会伦理的影响是深刻而全面的。科技的革命性进步,客观上促进了社会伦理的变革,但对科技成果的滥用,可能会导致更大的罪恶。所以,如何让伦理更好的引导科技的发展,并最终真正服务于全人类,是本文力图深入讨论的话题。

  关于科技与伦理的关系的理论,古今中外科技发展,莫衷一是。有一种观点认为:科技与伦理等同。苏格拉底说“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美德作为一种普遍的善,属于知识的范畴,所以,知识就是道德,道德就是知识,科技进步本身就是一种道德行为,就是社会伦理的进步。知识使人摆脱愚昧,拓宽人的认知,提升人改造自然的能力,反之,愚昧和无知则是恶行的主要根源之一。另一种观点认为:科技与伦理相悖。老子有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知识改变命运,但也败坏人的淳朴天性。特别是在当今的中国,科技的进步和伦理的崩溃从未曾有如此的鸿沟,如此的撕裂。国人可以把一个女子送入太空,也可以强行堕掉另一个乡村女子七个月的胎儿。还有一种观点则认为:科技与伦理无关。科技与伦理分属不同的范畴,各有其研究对象和社会功能,就像两条平行线,各行其道,是不会发生冲突的。康德曾指出,科学的王国与正义的王国是不重叠的。维根斯坦也说过,科技没有善恶之别,道德没有真伪之分。

  科技与伦理到底是怎样的关系?笔者以为,科技与伦理不等同,非无关,亦非排斥的关系,而是既相区别却又紧密联系的。可以说,科技与伦理苦乐相随,善恶并进。诚然,人类从科技而受的利益将会比害处多,但是,对科技的滥用或不慎使用可能会带给人类无法弥补的灾难。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主要力量之一,道德作为人类活动的普遍规范和准则,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前提,是保障正常社会关系的重要基石。科技发展决定着社会伦理发展的趋势,并促成新的伦理规范的形成,进而影响甚至更新整个时代的伦理观念。因此,二者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作用,只有在二者取得最佳合力的情况下,才是最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

  第一,科技进步引发的伦理冲突直接涉及到每一个具体的人。科技的发展最直观的成果就是缩小了社会生活的空间距离,信息的数字化传播以及虚拟网络的盛行,将人类的传统生活方式大量颠覆。人们情感的表达载体在不断增加,但情感的交流程度却越来越疏浅。那种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方式,逐渐成了一种落后的甚至是高成本的方式。因此,人类对科技的无限依赖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疏离。当MSN、QQ、FACEBOOK以及微博、微信等现代通讯手段强势崛起的时候,多情又无情就不得不成为一种人人面临的真实状态了。

  第二,科技进步引发的伦理冲突越发重大、广泛、深刻和尖锐。比如,生命科学的长足进步引发的对克隆人的争论;基因技术的应用引发的对转基因食品的恐慌;高科技应用和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坏境污染;核能以及核武的和平使用带来的安全威胁和伦理挑战等等问题,无一不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大难题。它们一旦成为现实的灾难,其涉及的就不只是社会伦理的问题,甚至会威胁到整个人类的生存。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解决科技发展面临的社会伦理问题,比如何更快的发展科技本身更为重要和紧迫。让伦理为科技领路,让科技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是人类当前的一种义务。

  首先,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规范和约束科技的研究和应用。法律作为社会实践的最低行为准则和最高权威规范,同时也是公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对人类活动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科技作为人类活动的一种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规范和引导,尤其是在科技发展面临伦理冲突的时候,更应得到来自法律的约束和规范。具体而言,应从三个层面进行立法规范。一是对科研活动的规范。对于严重违背社会伦理、违背人类基本权益的科研活动应该明确禁止。二是对于科技工作者的职业行为的规范。根据具体的行为特征,制定相应的行为准则和职业规范,并形成固定的行业机制,限制和预防从业者利用职务的便利滥用、泄露科研成果或科技知识 。三是明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法律责任。从法制的层面要求政府强化监管力度,减少并杜绝因科技研发、应用等而导致的社会伦理问题。

  其次,强化职业伦理道德,减少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遵守职业伦理道德是一个从业者应该肩负的基本责任。科技的研发多由国家、企业、民间组织或个人资助,其研发目的是比较明确的。因此,广义的科技从业者(包括科技研发者和科技产品生产者以及科研资助者)作为一种社会职业角色,不仅要为科研活动的组织者和赞助者服务,更主要的是要为社会大众服务。一个健康的科研活动要以造福民众为前提。所以,科技从业者的职业行为既要服从于社会普遍的道德规范,又要担负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作为一个科技从业者,应该坦诚地估计一项新的科研成果的社会价值,对于科研活动可能产生的社会负面效应要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并竭力减小甚至避免负面影响。应该肯定的是,一个负责任的科技从业者,必然会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必然会把民众的福祉放在最高的位置。强化科技从业者的职业伦理,就是要把科技发展的积极成果最大程度的投入到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去,最大程度的减少科技发展存在的负面效应。

  再次,树立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的人文理念,为促进科技研发和应用提供有利条件。科技发展的本质是人类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科技活动作为人类追求真理的实践过程,本身是一桩极其伟大的事情。但是,长期以来,科技活动却处于一种远离普通民众的境况。大多数人不知道也不关心大多数最新的科研活动和科研成果,一定程度上,科技活动和民众生活处于割裂的状态。无论这样的局面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都无法改变这本身是一种极其狭隘的科技发展理念的事实。在现今的人类文明中,以人为本已经是一个普世的价值观,无论什么活动,如果背离这样的价值选择,无疑是极不明智的选择。科技活动作为推进社会发展的主要生产力,必须将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到整个科技实践中去,让更多的人去关注科学,热爱科学,服务科学,科技的发展才会减少和社会伦理的冲突,才会更符合人类发展的需要。

  总之,科技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福音,对科技发展的期待和规制必定不会以牺牲民众的福祉为条件。虽然,当前科技的发展和社会伦理之间的问题还很严峻,而且这种局面在短时间内未必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但是,科技这把双刃剑的剑柄毕竟是握在人类手中的,就像罗尔斯曾说的那样,“使我们忍受一种不正义的只能是在需要用它来避免另一种更大的不正义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我相信,科技作为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若与正义同行,科技发展面临的社会伦理问题就会和人类在其他实践中曾遇到的问题一样,都是应该而且可以得到克服的。

  [1]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6.1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地球作为人类唯一的家园,已经度过了45亿年的光阴。恐龙曾经统治过地球亿万年之久,人类与之相比,其历史之短可以用“弹指一挥间”来形容,但是人类拥有璀璨无比的文化和高度发展的科技。学会使用工具和生产工具,是人类脱胎换骨的根本原因。从茹毛饮血升级为刀耕火种,由原始社会过渡到漫长的古代社会,人类的科技发展局限于冶炼、建筑、纺织、造纸、观测、航海等方面。然而,量的积累最终引发了质的变化,人类从工业革命开始,一发而不可收拾,步入科技高度发展时期,以往我们只有在科幻小说中才能看到的场景和产品正逐渐变为现实。在钱币中,我们也能看到近现代科技发展的迅速。

  农业、手工业是古代社会至近代早期世界经济的支柱,建筑、生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由此导致的人员损失有时可影响国家经济,导致矛盾和冲突。人口和百姓对物质需求的增多,使科学家、企业家寻求更好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在英国率先发起,蒸汽机逐渐得到广泛运用。在这一时期,大机器工业开始代替手工业,机器工厂陆续代替手工工场,最终确立了工厂制度,进而使国家的社会结构和生产关系发生重大改变,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英国工程师、发明家理查德特里维希克是世界上第一台实用性轮轨蒸汽机车的发明者。2004年,英国皇家造币厂生产金、银、铜镍合金三种纪念币以纪念蒸汽机车诞生200周年。车诞生200周年”2英镑纪念银币的正面人物为英国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硬币采用了她的老年肖像。硬币背面圆环内的主图为特里维希克发明的蒸汽机车,圆环外齿轮环绕,象征着工业与机械。这枚硬币采用双金属设计,具有一定的画面美感。1996年英国蒸汽火车20元纪念银币三枚:“火箭”号、“飞翔的苏格兰人”号、“昏星”号,这三枚银币的正面采用统一设计,使用了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青年肖像。三枚银币的背面,依次展示了“火箭”号、“飞翔的苏格兰人”号、“昏星”号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英国蒸汽火车。“火箭”号蒸汽机头被用在世界上第一条火车旅客线路上,“飞翔的苏格兰人”号当时时速高达160公里,“昏星”号是英国铁路公司最后的蒸汽机车。

  如果说蒸汽机象征着人类迈向标准化工业的第一步,那么电气工程则使人类搭上了顺风车。2004年美国“爱迪生发明电灯125周年”1美元纪念银币的硬币正面主图为爱迪生立像,只见他左手揣进裤兜,右手倚在桌案上,手中握着一只电灯泡,露出自信的微笑——不拘小节并不影响他进行伟大发明。硬币背面,一只试验用的电灯泡向四周放射光芒,象征光芒的线条之间,露出斜长的三角,这样的三角有七个,似乎暗喻电光跨越七大洋,传遍千家万户。人类使用电的意义不亚于发现火的作用,而飞向蓝天、迈向宇宙则是人类探寻自我、挑战未来的另一种方式。提到航天事业,就不能忘却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2014年,由圣彼得堡造币厂生产,俄罗斯央行发行“伽利略诞辰450周年”纪念银币,其中本色币850枚,彩银币150枚。银币的正面为俄罗斯银行的双头鹰标志。银币的背面以繁星、比萨斜塔、学者交谈和日心坐标系为背景,展示出伽利略的工作场景。这枚硬币以彩银币最为美观,镶嵌工艺打造的蓝色星空和太阳系行星呈现出奇妙的视觉效果。古人对天空的仰望和对强大工具的期盼,在20世纪得以实现: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动力飞机,人类从此开始掌控天空;1946年,世界第一台通用计算机诞生,比人脑更强大的计算工具出现了。历史的齿轮滚滚向前,人类的科技在短短几个世纪间的发展超越了此前上千年间的变化。2000年,由莫斯科造币厂生产,俄罗斯央行发行“现代世界的人类”3卢布纪念银币一枚。这枚银币的正面为俄罗斯银行的双头鹰标志,版式与伽利略银币大同小异。银币的背面构造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场景:在伊甸园著名的苹果树下,亚当和夏娃脚下是一只残缺的苹果。图中的夏娃以简单的线条处理,与全身的亚当形成鲜明的对比,但并未影响画面的阴阳协调。我们看到,所谓的“禁果”并未使人类陷入困境,反而使人类两手触摸科技。乐观、善于畅想,这便是科技发展的原动力。计算机、飞行器和航空理论的高速发展,使人类走出地球看一看的梦想最终实现: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加加林驾驶“东方1号”宇宙飞船环绕地球一周,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类。1969年7月21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载着三名宇航员登陆月球,阿姆斯特朗走出了人类在其他星球的第一步。关于这两次壮举,各国发行过很多纪念币,其中就有1997年库克群岛发行的“20世纪-月球行走”50元纪念银币一枚,该币是当年库克群岛发行的20枚“千年纪念”纪念币之一。银币的正面为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中年像。背面为阿姆斯特朗站在月球登陆舱和美国国旗前向人类致敬的画面。伽利略曾经观测过的月球,而今有人登陆,并在那里留下地球人类文明的礼物。欧亚体育

作者:小编

下一篇:暂无
【返回列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