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范欧亚体育文
科技文化是被科技改造后的文化,它肇始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反作用于科学技术的进程,同时也影响着政治、经济和文化观念。工业革命以来,科技的进步已成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带动因素。第一次科技革命后,科学技术以第一生产力的姿态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有力地影响了科技人员的心态,经济效益成为评价科技成果的重要标准。科学技术树立的那种坚忍不拔、追求真理的科技文化品质以及崇尚科学的精神追求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拓了广袤的舞台。
由科技进步带来的对生产生活的巨大变革,主要体现在科技文化对经济的影响。科学进步与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最强推动力,它们的发展可以产生新的产业链条,并呈现新的经济发展方向。科学进步与技术创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新的科技文化观念,推动着并且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这种被科技发展打上时代烙印的文化,我们称之为科技文化。
全球化大生产发展的今天,科技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动力。人类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每一项重大技术的突破,都引领着新的经济的高速增长。单纯的资本和人力资源投入,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有限。科技创新带来的革命性的生产力变革是提高效率、增强自身竞争力的最强有力的手段。科技进步推动着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科技因素在现阶段的经济增长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并且在经济进程中,科技的发展能催生新兴产业的出现,形成经济增长中新的增长点,新产品的问世以及生产中的成本降低,开辟新的市场领域,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科技文化,不仅仅包含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这种影响通过文化渗透带来的长远社会效应远比单纯的影响生产力更具有深远的作用力。它还为社会注入了新的理念,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催化剂和进步的源泉,使我们的社会元素更加丰富多彩,朝着稳定的、和谐的社会状态发展。目前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要通过科技文化给予社会转型必要的影响,进入开放的、和谐的、稳定的现代文明社会,并且通过科技的影响选择一条最有效、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进程,使之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化成高度发达的社会。
科技文化在科技推动生产生活发展的基础上,为人们灌输的是一种科技富强的理念,它推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追求真理、永不放弃的蓬勃向上的精神,是源于科技进步又高于只是推动物质文明发展的精神追求。科技文化带来的那种人们广泛追求真知、渴望创新、崇尚科学的文化氛围,已经超越了经济发展的局限,把科技创新纳入了人类生存的必需里。
除此之外,科技文化的发展方式要以自主创新为主,依托现有的实际情况和条件发展新思路、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通过创新的形式突出自主创新的自主性。不能简单地通过引进技术,要通过学习,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从根本上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从而发展科技文化的自主创新,为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服务。
当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成为各方的共识,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已不适应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不可逆转。
进入21世纪后,全球经济的发展为沿海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因此,我们更应该利用好福建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经济基础,依托港口,发展临港工业,推进海西产业优化升级、实现海西经济的跨越发展。
随着福建海西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已有的产业结构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与条件,充分利用现有的产业基础,积极调整、优化海西产业结构,推进海西产业升级的诉求显得十分强烈。
发挥福建海西区域地理优势,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福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传统的经济发展忽视了产业联动和海陆联动的重要性,没能充分发挥工业集聚协作的优越性,使现有工业产业的集聚度不足。福建海西经济的发展需要顾全海西经济区域的大局,以区域经济为主导定位产业的发展,均衡利益关系,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产业集群。
我国经济建设的总体战略倾向于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和倾向于粗放式经营方式――大量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扩大建设规模,不重视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率和经济运行质量。
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引发了当前经济生活中的诸多问题。比如,一些国有企业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低下,技术进步缓慢;工业生产中物耗高、产品成本高、资源浪费严重、能源利用率低;资金利用效益低下,产品质量没有保证等等。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转变,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通过提高要素和资源利用效益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作为海峡西岸的主体,肩负着经济发展与政治战略的双重使命。
福建与台湾在气候和产业类型上都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而且,互补性的闽台产业链条,使得福建经济的建设处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的特殊位子。福建经济作为直接与台湾经济息息相关的区域,更应改变传统的不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升自身的产业结构,优化、延长产业链,在高层次上协调海西产业分布格局,实现福建经济自身的发展和对台湾经济的互补促进作用。
福建作为著名的侨乡和海西经济发展的主体,它的发展成果具有政治战略意义。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暴露出的种种弊端已不适应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只有改变不适应经济发展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才能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海西产业的优化重构升级,创建产业联合互动的新产业集群,不仅有助于资源的优化整合,还能吸引侨资,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展现国威,示我中华富强。中国的和平崛起,归根到底要依赖于经济的崛起。一个大国的综合国力的提升,首先表现在其经济的欣欣向荣上。经济的发展,是党和国家正确指导方针的正确引导。经济的繁荣呼之而来的民族向心力和海峡两岸同胞渴望统一的民族认同感,意义远在单纯的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之上,具有不可小觑的政治战略目的。
海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需要各方面的支撑。国家政策的偏重为海西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经济建设发展的环境。政府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为经济建设搭建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实现产业布局扶持政策的重点倾斜。经济发展的最有效的推动力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是经济发展和科技文化双重作用的必然。
福建海岸线长,是发展临港产业的优势所在。但如果还是停留在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中,经济发展的潜力就很难发挥出来。最关键的是,海西建设中经济发展受到了创新能力的制约,随之带来的就是产业结构存在问题,能源和资源的浪费,节能减排任务繁重,科技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限。
现在,我们要求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更多的是要求经济的发展。在可持续、可循环的发展环境下,我们要转变那种旧式的只为经济的增长而运转经济增长模式,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塑造经济发展的新的广阔前景。
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最有力的支持因素就是科技文化的注入。推动经济的发展,最具活力的是科学技术的进步,随之又引发的一系列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与生产生活理念的剧变。首先,要运用科技文化手段,发掘有力的发展模式,通过科技文化方式渗透产业结构模式的调整,以便稳步地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力,使高新技术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通过科技文化对产业的影响,加强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调整结构,形成产业高端,科技规模化的模式。在高新技术上,运用先进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完善产业职能。
科技文化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不断变革以激发生产力潜力的变革思想。因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也就合乎情理地成为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而进行的必要变革。在变革中,强化科技进步和创新在经济方式转型中的支撑作用。在技术上,勇于创新,致力于新技术、新能源、新产业的开拓与尝试,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提供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与技术支持,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同时与优化生产力改善产业结构相结合,并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良性循环体制,以增强科技创新技术的储备,完善技术创新的体制。在思想上,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了解科学技术转变经济方式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海西经济现存状况的同时,勇于追求真知,不断思考,不断要求进步。在科技文化影响甚至决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道路上,敢于打破墨守成规的教条僵化体制。科学地运用科技文化在经济中的作用,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提供了社会要求革新进步的良好的精神氛围。
海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又能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舞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促进海西经济迅速发展与崛起的同时,也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持与精神鼓励,科学技术的发展亦深入影响渗透着科技文化的理念。
科技文化与海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密不可分,相互协调发展。海峡西岸的经济建设,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投入大量资本、科研技术与人文关注。海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是非常有效且势在必行的发展经济的举措。借助科技文化的支持,并大力促进科技文化的创新进步,是海西经济建设的关键策略选择。
[1]王关义.论科技进步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转变[J].甘肃社会科学,1997(2).
[2]王斌.西方的科技文化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J].学术论坛,2009(2).
[3]黄莼,张文棋.福建省临港产业优化升级研究[J].发展研究,2011(12).
20世纪以来,以相对论、量子欧亚体育力学、原子结构理论、分子生物学四大理论为标志的现代科学和以原子能技术、信息技术、宇航技术、生物技术四大技术群为标志的现代技术迅速发展,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现代科学技术一方面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的进步,例如,推动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中国的城乡关系,但不可否认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对中国的经济社会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例如,资源环境危机,人文精神缺失,信息科技革命的忧患。分析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与建议,可使现代科学技术更好地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促进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了许多积极影响。例如,现代科学技术极大促进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优化,城乡关系进一步改善。
首先,现代科学技术对劳动力产生了重要影响。劳动力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现代科学技术不仅延长了劳动者参加劳动的时间,而且提高了劳动力的质量和水平,脑力劳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重要的因素。其次,现代科学技术使劳动资料的功能、结构等都发生了巨大变革。劳动资料的巨大变革极大地推动了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社会生产力向着更高的水平发展。再次,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宽了劳动对象的领域,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向各大领域深入,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物质财富。
现代科学技术促使中国传统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首先,现代科学技术使中国的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现代科学技术在改造中国传统产业部门的同时,也推动了开发型产业、知识型产业等一批新兴产业部门的产生,服务产业也得到了大发展,同时,一些中小企业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在市场经济中也取得了一席之地,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其次,现代科学技术使中国的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以往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人们的消费需求多样化,对非日常生活必需品等选择性消费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更加注重精神需求的满足,享受消费占得比重越来越大。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城乡关系,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的构建,推动了中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许多农民市民化,大量农业劳动者转为工业劳动者。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提高了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现代科学技术在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例如,现代科学技术导致了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导致现代社会人文精神的缺失,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科技革命的忧患。
现代科学技术既为造福于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导致了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系列资源与环境问题。首先,现代科学技术推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各国对资源的需求与消耗与日俱增,导致各种资源极速消耗,许多资源正面临短缺或者耗竭;其次,现代科学技术也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例如,许多工业化国家大量使用石油、煤等矿物燃料,带来了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时,化学制品也被广泛使用,这在不同程度上污染、毒害了全球的生态环境,此外,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这些资源与环境问题不仅仅是单纯的生态环境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它们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居住环境,影响社会稳定,而且从长远角度来说,不利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现代科技社会里,人们只注重自身物质需求的满足而忽视精神需求的满足,精神世界的空虚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迷茫感和失落感;其次,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许多人信仰缺失,他们片面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了自身应当具有的崇高的理想信仰;再次,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下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并没有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平,反而出现了道德的滑落。在市场经济中,人们往往一味地追求功名利禄而忽视对自身的良知和道义感的构建,道德滑坡与道德缺失现象时有发生。
首先,互联网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交往途径与交往手段,改变了人们以往的交往方式与交往观念,许多人终日与虚拟的网络相伴,沉迷于网络中的交流,忽视现实生活中与他人的沟通,造成人际关系淡漠,人与人间的感情疏远;其次,引发了网络犯罪、网络色情、网络成瘾等社会问题。许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世界里无法自拔,这对他们的学习与生活都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同时,许多违法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通过多种渠道传播色情、诈骗等有害信息,这些不良的网络信息作为网络时代的精神腐蚀着人们的道德意识,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针对现代科学技术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通过自主创新,提高中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广泛吸收国外先进的科技成果,抓住发展机遇,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现代教育是科技生产再生产的重要条件,主要体现在:教育具有再生产科技的功能,科技不是某个历史时代的产物,而是人类社会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晶,是个不断传递、积累、发展和再生产的历史过程。而教育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生产力不仅取决于劳动者的技巧,也取决于它的工具完善程度。教育将使年轻人能够很快熟悉整个生产系统。教育是把人类长期积累的科学知识、生产技术,经过有目的地选择、提炼、加工、概括而进行传递的,同时在传递中又有科学的讲授、传递方法和手段,因此效率比较高。为此,我们应该加大教育投入,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创新教育制度,培养科技人才。
人文精神作为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出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最高体现,它引导人们以“真善美”为旨,追求崇高的理想信念,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人文精神与现代科学技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为促进现代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我们应当构建现代人文精神,发挥构建现代人文精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条件和精神支撑,在现代科技成果的运用中发挥良好的指导和规范作用,让现代科技与人文精神互动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要求现代科学技术不仅注重其带来的经济效益,更要注重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以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应当建立健全有效的科技评价体系与评审机制,采用同行评议与量化评分相结合的方法。既要注重评审人员的专业素质,又要注重评审人员的道德素质,做到德才兼备。依法治国是中国的基本方略,所以我们也应加强科技立法科技发展,用法律的强制力来保证现代科学技术积极作用的发挥,防范与化解现代科学技术产生的消极影响,保证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我们无法否认现代科学技术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但我们也应采取积极的对策,降低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国经济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让现代科学技术更好地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1] 王树恩,陈士俊.科学技术论与科学技术创新方法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2] 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Z].1990.
[3] 钟瑛,李茂娟.网络色情信息危害现状与管理控制[J].信息网络安全,2007,(5).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社会各行各业日新月异的变化,其中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由互联网技术提供的全媒体发展。在当前全媒体时代,科技期刊从选题、策划、服务读者直到最终出版,全媒体成为科技期刊编辑流程的重要工具,一些技术和服务理念走在行业前沿的科技期刊,探索出了全媒体时代科技期刊发展的全新方式,成为科技期刊转型的典范,也给其期刊带来全新的影响力。全媒体处理方式改变了传统的信息和数据获取、处理方式,全媒体为科技期刊发展注入新活力的同时,需要科技期刊工作者对全媒体时代的基本特性有准确的把握,并且在此基础上,结合科技期刊的特性,从内容、形式到服务读者理念等多个角度进行改进和探索,这成为全媒体时代下推动科技期刊转型的关键。
(一)读者行为发生改变随着互联网技术、手机功能的不断发展,在线阅读、电子阅读、手机阅读APP的利用逐渐流行,读者的阅读不只局限于纸质期刊,通过手机便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和浏览。读者使用网络的随意性增加,纸质文字的阅读必然下降,当大量的纸质内容都可以在互联网或手机上查找、阅读、下载时,纸质期刊已不再是读者的首选读物。读者利用全媒体,精准搜索自己喜爱的阅读产品,阅读变得更容易、更便捷。可以说,全媒体时代正改变着读者的购买习惯和阅读方式,阅读正由个人行为逐步演变为由多人参与的、可测量的半公开的行为[1]。
(二)选题策划发生改变选题策划是科技期刊编辑流程的关键环节,其目的是要紧跟时展的步伐,策划符合这个阶段的科研重要创新及成果等方面的内容。传统的策划更多依靠调研获取的有限信息和从业经验的判断,缺乏科学的数据支撑[2]。要提高策划的针对性,就必须利用全媒体平台,充分了解读者的购买习惯、兴趣爱好、社会热点、科技前沿等相关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筛选和整合[2],通过对数据的整合分析,使所策划的选题更具有价值。
(三)市场需求判断更精准在全媒体环境下,信息更新的速度非常快,传播质量和效率有大幅度提高,加之市场需求具有不确定性,这就要求科技期刊能迅速获取和判断市场需求。而传统出版模式下,多是采取个别访问、参加学术会议、座谈会或小范围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分析市场需求,获取的数据量有限,且数据缺乏全面性和典型性,容易造成与市场需求偏差。通过全媒体整合分析,能更方便、快捷地掌握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读者认可度、市场占有率等热点信息,能够更准确地获取市场需求,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出版产品。
(四)推送服务更精准全媒体时代,科技期刊传播更具有针对性和精准性,也更有效果[3]。传统科技期刊推送服务大多未考虑读者需求,而是根据科技期刊刊登的内容和相关研究群体进行推送。随着全媒体的到来,通过对读者行为的全媒体整合分析,科技期刊可以掌握读者的阅读行为、阅读习惯、阅读趋势和兴趣爱好。在充分掌握读者的数据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策划,开发出不同阅读目的的个性化、多样化的平台或APP,然后有针对性地对不同阅读目的的读者进行精准推送,从而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
(一)对办刊理念的冲击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给科技期刊转型发展指引了方向,在科技期刊建立起来的全媒体平台上获取数字化信息成为共识。但就如何运用全媒体获取的信息帮助科技期刊转型,一些科技期刊在理念上还存在一定的误区。诚然,全媒体获得的信息可以被运用到科技期刊的按需出版、个性化内容定制以及精准营销等,为其提供参考,这使得越来越多的科技期刊将自身转型完全寄托于全媒体上,甚至在人才不到位的情况下,不惜重金建设全媒体平台,但却因为对全媒体的使用和管理不当,带来资源的浪费,耽误转型的良机。全媒体助推科技期刊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利用全新的数据处理方式,为科技期刊的出版行为提供参考,从科技期刊选题策划到内容编排方式,以及后期的营销等,科技期刊依据全媒体提供的信息进行决策。
(二)对编辑人才的冲击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全媒体时代带来的变革前景充满无限的可能,对全媒体人才的需求由此也开始日趋紧张。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科技期刊对相关人才的需求达到空前的程度,特别是在将互联网技术和科技期刊的专业知识相结合的背景下,需要既懂全媒体使用和管理技术要领,又具备科技期刊运营规律的人才。但在目前的情况下,这种人才还跟不上科技期刊的人才需求,导致科技期刊拓展全媒体业务出现一定的滞后性。在人才紧缺的环境下,对全媒体的处理还存在一个客观原因,那就是科技期刊如果依据全媒体搜集到的信息进行信息决策的话,前提是要保证信息的线]。因此,在这样情况下,科技期刊依据全媒体进行转型发展决策参考,既需要从内因上吸纳并培养人才,还要在外因上克服虚假数据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具备甄别数据的能力,培养一批掌握数据分析能力的科技期刊编辑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三)对科技期刊的冲击全媒体给多个行业的转型带来不可估量的潜力,基于此,科技期刊在探索全媒体转型的过程中,一直坚持“摸石头过河”,最基本的思路就是将全媒体获取的信息贯穿到编辑出版的每一个过程中,改变传统的依据市场调查甚至是个人经验的出版思路和格局,以全媒体对科技期刊市场竞争进行“保驾护航”,这给科技期刊工作人员有了竞争的底气。利用全媒体进行转型是方向,大家都在“摸石头过河”,由此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可能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一些由于全媒体传播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开始逐步显现,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全媒体在挖掘行业潜在客户的时候,容易造成信息泄露。利用全媒体进行个性化推送,这是很多科技期刊在选择目标客户的时候采用的直接方式,科技期刊同样如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科技期刊用全媒体推进转型无可厚非,但其中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也不能忽略,如何既能有效获取全媒体信息,又在保护读者隐私的基础上进行出版决策,这需要行业自律和相关部门的外部政策约束。
(一)利用全媒体平台精准推送内容全媒体时代对科技期刊的内容和传播渠道等都带来冲击,但在科技期刊的转型中,抓住了融合的思路,将全媒体时代的先进技术融入科技期刊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以电子阅读的方式,拓展科技期刊的阅读方式。而全媒体的利用和开发潜能,更多集中在对信息把握带来的便利上,如果能够利用全媒体提供的信息,将科技期刊以方便的渠道智能化地传递给读者,这对科技期刊转型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全媒体技术搜集最新科研信息,在整合、加工的基础上,为科技期刊了解受众喜好、确定选题内容提供便捷,这在越来越多的科技期刊转型中成为主流,特别是在解决了人才和技术对全媒体传播的限制后,一些科技期刊开始开发出自己的全媒体精准推送平台。在全媒体支撑下,科技期刊转变为电子信息资源,在全新的全媒体平台上,读者阅读信息的渠道得到了拓展,其阅读需求和学习内容也能够被个性化定制,从而保证学习的有效性,这对于一些学习型或者专业性较强的科技期刊来说,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二)利用全媒体深耕科技期刊营销市场科技期刊营销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口碑营销,很多科技期刊在市场上的竞争多是依靠知名学者推荐、读者自行搜索等方式,从营销周期以及口碑传播上来说,很容易给读者带来一些误导,有的甚至造成一些优秀科技期刊因为缺少营销渠道错失机遇,给读者和作者带来损失。全媒体时代下,这种营销弊端则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规避,越来越多的科技期刊就用这种方式,实现了智能化营销。很多科技期刊也引入全媒体营销平台,为读者设计了一套完整的阅读系统,利用全媒体存储的信息,结合读者的阅读记录、阅读需求,主动将期刊内容介绍给读者,给读者提供了精准的选择,以个性化精准推送提升了平台服务性的同时,也带来营销效果的提升。国内一些专业性强的科技期刊结合自身的经营内容,利用全媒体搜索功能,对产品营销进行了深度运作,更好地服务受众的同时,也实现了预定的营销目标。
科技异化,源自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是“劳动异化”的概念引申。它强调劳动主体“人”与科技之间异化关系。人创造科技,然而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逐步脱离了人的掌控范围,人被科学抛弃,成为了被迫适应科技发展要求的工具。例如,工业文明造成的生态问题、能源问题、道德缺失等等。简而言之,科技带来了文明,促进了社会进步与经济繁荣,也引发了巨大的价值危机。
万物皆有源。长期以来,著名的专家学者对全球语境下科技与价值分化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科技作为一种实践的工具,其价值本身是中立的,因此,我们不能将科技与价值分化的责任推到科学本身,而是应该辩证的来对待。经过对专家学者论述的分析,找到了以下两个根源:
居里夫人曾说:科技是无罪的,罪在于滥用科学。科技作为一种工具,具有两面性,是否产生有益的效果取决于应用科技的主体。然而,许多科技的创造者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忽视了社会伦理,引发了战争等一系列的危机;
科技具有社会性,然而在社会发展中,科技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使科技的发展脱离了人文精神的引导,造成了科技异化。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人类逐步步入了全球化,全球化与科技共生的观念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随着二者的共同发展,科技与价值分化现象跨越了国家与体制的壁垒在世界范围内蔓延。首先,资本社会对利益的追逐,使科技无节制的被开发利用,自然变成了纯粹的消费对象,环境问题与资源问题加剧;其次,全球化背景下,利益至上的观念导致了世界范围生产的无序性,最显著的特征是近年来金融危机的频频爆发;接下来,科学技术成为了第一生产力,但是各国之间科技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科技大国逐步占据竞争的核心地位,造成了全球化的不公平现象,引发一系列危机;最后,因为信息技术的渗透性伴随着信息技术漏洞的普遍性,黑客与技术攻击在全球范围蔓延。这些都是全球化语境下所带来的价值与分化问题。
著名的哲学家马克思认为,资本逐利本性致使技术的胜利是由价值的败坏作为代价换来的。人们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加剧了对科技的开发与滥用。与此同时,马克思还提出资本社会科技已归人格化资本所有。科技成为了支配社会的一种手段,造成了人文价值观的缺失。他强调只有把科技从资本主义制中解放出来才能最终消除科技的异化现象。
目前科技与价值的分化严重困扰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何最大限度的解决这一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科技是实现价值的重要手段,因此正确的科技价值观是科技能够稳定健康发展的指明灯。随着全球化发展的深入,科技与价值分化跨越了国家与制度壁垒。但是,科技离不开人性,将“以人为本”作为科技发展的价值导向,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个体的私欲,将不同国家利益放在同样的道德标准下,使科技服务于全人类。
在国际社会发展中,我们常提到“共同利益”的概念,它是指一个组织、一个国家甚至整个社会共有的利益。追求“共同利益”有助于达成社会化的共识。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构建公平的、公正的、合理的全球化是缓解科技与价值分化,实现人类共同利益的重要手段。理性的引导全球化发展,需要各个国家的共同努力。就目前世界大势看,推动全球化合理发展仍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综上所述,人类创造了科技,科技创造了文明。但是由于上世纪人类对经济利益与工业化的盲目追求造成科技伦理的忽视。面对全球化的发展背景,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科技与价值分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并付诸实践去解决。发达国家,应该转变观念,推动人类共同进步。发展中国家,更应大力发展科技,总结发达国家经验与教训,在“人文精神”指导下推动生产力平稳发展。坚信,以人文精神作为导向,推动全球化公平的、公正的、合理的发展一定会使科技与价值分离的异化现象得到很好地控制。
企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充分参与市场竞争,给企业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挑战,而优化管理体系,改善管理状况成为企业提升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科技企业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壮大的,特别是在20世纪末,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内外科技交流逐渐增加。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推广和普及为科技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使科技企业的发展获得了强大的动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民众也日益重视科技的发展,追求科技进步带来的便捷,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带动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手段,科技企业的进步和发展逐渐从国家推动向国家引导、市场推动转变。小微企业占据市场主体数量的绝大多数,是市场活力的重要来源,在轻资产发展浪潮下,科技小微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突现。科技型小微企业不但带来了就业增长、经济进步,更增加了市场活力,带动和整合了国内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提升,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机制的研究对市场的完善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动态能力理论随着20世纪90年代市场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由于科学技术更新较快,时代性较强,技术创新速度越来越快,动态能力视角下的科技企业发展研究更显紧迫。
企业绩效的改善和企业战略管理的优化一直是企业管理学研究的热门领域,国外市场经济发展较早,因此对企业管理、公司战略以及绩效优化改善方面的研究较多。在战略管理领域,外国专家学者大多利用理性分析和模型构建来量化解决企业管理战略问题并提出绩效改善方案。Porter在1980年构建了战略位势分析范式;Nelson和Winter在1982年提出了企业管理演化论;1984年,Wernerfelt提出了企业资源理论,全面分析了企业生产经营的资源与环境;1995年,Brandenburger和Nalebuff进行了竞争互动博弈论分析,对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逐渐由外部环境转移到内部资源中来;直到1995年,Teece提出了动态能力理论,引起了世界学术界的共鸣和探讨,其认为动态要是企业整合自身内外部资源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的能力。Eisenhardt和Martin在2000年提出企业需要使用资源来适应和匹配市场环境的变化,而企业的动态能力即是整合、获取、优化和应用自身所掌握资源的能力。
国内对动态能力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是从21世纪初开始逐渐展开研究并日益深入的。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国外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所不同,因此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不一样,动态能力理论的实践与运用也应该符合中国特色,我国学者开展了新的研究与尝试。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系逐渐完善,企业战略管理的层次和深度逐渐引起企业的重视,我国动态能力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也逐渐多样化。罗仲伟等人在2014年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分析了企业动态能力在科技创新与迭代中的重要作用,技术范式的转变与动态能力的把握对企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015年,唐孝文等人对动态能力视角下的战略转型过程机理进行了研究,认为动态能力贯穿企业战略转型的全过程,企业应当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马文甲等人在2016年针对动态能力对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进行了研究,指出企业应对不同的重点领域分配动态能力。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逐渐形成决策惯例,企业管理层的决策具有明显的个人倾向,而个人的习惯往往会形成惯例,如高层管理人员往往会根据自身喜好来决定企业开会的周期、时间、地点等,企业的布局和选址也往往在可选择范围内形成惯例。在生产过程中,发货销货周期的确定与执行会形成惯例,长此以往,一旦企业经营形式发生变化,企业很难进行迅速调整。企业动态能力是重要的组织能力,是对企业整体能力的衡量,将会优化企业惯例,将企业惯例与快速变化的环境相互融合,使惯例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是嵌入组织程序或过程的可识别的具体惯例。科技型小微企业由于体量小,掌握的无形技术资产占据主要地位,因此企业惯例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更加突出,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动态能力更能完善其操作性惯例与探索性惯例,推动科技型小微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动态能力是衡量企业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重要标杆,是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竞争力有8个重要来源部分:专属掌握的重要技术手段、软硬件结合的互补资产、流动货币资产或变现能力、社会地位以及综合资源带来的信誉资产、科学治理结构和合理的组织模式形成的结构资产、所处的制度环境与社会环境、所处的市场地位与占据的市场份额、对企业战略和长远发展的综合掌握所形成的组织资产。这8个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都与企业的动态能力有关,因为企业所面对的内外部环境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当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特别是发生巨大变化时,谁能更快速地适应变化并且尽快调整,谁就能占据市场优势,抢占竞争制高点。科技型企业在细分领域往往趋同化,当科学技术资源无法成为实现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时,动态能力就成为考验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企业的系统依赖性,很多科学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无法被复制和模仿。如果不对企业的系统管理进行进一步优化,就无法改变企业协调工作和资源整合的对策。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系统之间相互依存紧密协作,仅仅改变其中的部分无法实现持续科学运行。企业的组织过程各个部分存在内在联系,复制一个单独的组织过程要求整个系统都必须改变,组织间的联系方式也要发生变化,因此片面地模仿或复制一个成功的模式就难以达成效果。不同企业协调经济活动的方式有明显的不同,这些区别对于产品的开发成本、开发时间和产品质量有明显的影响。企业协调工作的差异还会持续很长时间,这意味着企业往往具有带有其特色的协调与整合资源的惯例,这些管理是其他企业难以学习和模仿的。企业的动态能力有助于企业的协调与整合,对企业内部的动态变化也能快速适应。
市场变化瞬息万变,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将不断调千千万万的企业运行。在市场变化过程中,适应市场的发展才能脱颖而出,在竞争中求得生存。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更新换代日益加快,社会进步日新月异,企业动态能力的提升逐渐成为科技企业应对市场变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某一项科学技术在刚出现时可能是前沿尖端技术,可是当科技被迅速的复制和传播,某一项技术成为流行技术并被同行业掌握和发展的时候,这一项科学技术就会很快走向衰落。特别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只有不断提升动态能力才能使科技型企业在市场变化发展过程中找到立足之地。
对科技企业来说,无形资产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企业掌握的科学技术才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科技型企业在知识产权领域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即能否拥有掌握核心竞争力、掌握前沿高端技术的人才。而人才是否会为这个企业服务,则取决于企业能否提供良好的人才发展空间。企业应该重视无形资产的开发和保护,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协作。科技企业中实际应用的技能型人才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企业发展需要协调科技人力资源特别是高端人才,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科技企业的资产体量较大,但是有形资产不多,而无形资产的安全性和价值变动都较大,对企业的动态能力是极大的考验。
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灵活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决策,同时企业内部管理状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对内部的协调和优化也需要加以重视。企业决策的成败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变化的周期都比较短,这就需要更加灵活的决策模式和思维动态。如果管理者思维僵化、瞻前顾后,本来掌握的优势技术和竞争力就可能会被迅速淘汰,丧失原有的竞争优势。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外部决策既要保证科学性和有效性,又要尽量灵活,在动态能力视角下,企业通过对自身掌握资源的利用和创造,来灵活应对复杂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局势。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对科技企业来讲同样至关重要,而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需要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是在市场中获取利润,因此企业经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来设计和生产产品。对科学技术的研发也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展开,如果企业产品市场不受欢迎,那企业的产品拓展和所谓的创新也就失去了价值。小微企业尽管规模较小,但是经营灵活,可以吸收更多的科技人才来进行全面科技研发,创新灵感也可以进行较丰富地收集,只要面向市场开拓创新,就迟早可以在竞争中获取优势。
随着全社会研发投入的增加,高科技产业集群的科研成果丰硕。但是如果没有成果转化平台,那么科技成果就沦为“花瓶”,无法为社会提供价值。产业成果转化机制体制如知识产权评估、价值分析、交易、转化、质押、投融资、运营、托管等,都对科技企业的创新和健康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成果转化平台需要提供专业性、多功能的服务,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高效对接有关各方。科技型小微企业应立足自身实际,积极利用成果转化平台来分散市场变动带来的风险,同时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推进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企业不仅可以在技术上相互交流,而且可以在产业合作、销售渠道合作、生产合作等多方面进行,这样既扩展知识、能力、经验的交流,扩大了知识的溢出效应,又能够在频繁的竞争与合作中促进人力资源的流动,优化资源的配置。
[1]吴航.动态能力视角下企业创新绩效提升机制研究:以战略导向为调节[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
[2]唐孝文,刘敦虎,肖进.动态能力视角下的战略转型过程机理研究[J].科研管理,2015(01).
[3]王虹,曾玉成,李蔚.营销动态能力视角下组织与制度环境的共演模型——以浙江卫视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07).
[4]乔俊国.动态能力视角下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机制研究[D].广西工学院,2012.
[5]陈应龙,李大元.动态能力视角下中小企业持续成长的机制[J].求索,2013(01).
大通县是青海省的农业大县,近年来由于存在思想认识、工作方法、资金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农业工作喜忧参半。近年来,通过对农村改革的不断探索和大胆实践,大通县的农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已初见成效。
从发展的角度看,大通县农业发展中还有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如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完善、科技创新和技术更新能力有待加强、科技服务体制不能完全适应农业及农民的需求、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农技推广人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农业整体效益不明显、农业产业化生产难以成规模、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农民教育是农业科技推广的基础,只有提高农民素质,才能促进农村技术的持续创新和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和乡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有了一定的保障。
结构调整要立足自身优势,抢抓机遇,创新发展思路和理念,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强化规模,着重探索出一条发展一村一品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的路子。首先要坚持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科学化管理的路子。特色种植在大通县农业发展中尤显重要,能给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今后要逐步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和比重,走一村一品的产业化发展之路;加大调整力度、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1-2]。
目前,虽然农业科技有了新的发展,但是由于农民不了解新技术,不愿投资,大多都是抱着观望的态度,因此农技推广部门要抓好科技示范工作,重点建立科技示范项目和科技示范户,利用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用科技新技术致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主力军。应充分认识到农技推广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在现行农业技术推广制度下,农业技术推广的速度、效果、服务质量会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农业技术推广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当前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了农业发展的新阶段,科学技术显得更加重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牢固树立为农村、为农民服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科学发展意识、无私服务意识,弘扬不怕艰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始终奉献在农业技术推广第一线,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自己的贡献。不能将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简单地看作是向农民提供服务的过程,今后应尝试将农业技术的推广机制作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进一步加大科技培训的力度,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的意识。采取电视、广播、板报、网络、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手段,激发农民学科学、用科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农业龙头企业是带基地、连农户的一个纽带,对于农民来说能起到一个定心丸的作用,要加以扶持和支持。大通县龙头企业少之又少,难以起到广泛的带头作用,因此应支持龙头企业搞好基地建设、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市场开拓等,完善利益联结,扩大规模。积极引导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机制、规范管理,搞好推广。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力度。积极发展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农业龙头企业技术改造的步伐,实现产品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逐步形成“龙头+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以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3-4]。
随着劳务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开放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每年都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应正确引导广大农民走出土地,通过乡内吸纳和区外输出,加快劳动力转移步伐,提高农民整体收入水平。发展劳务经济,使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转移出来,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快速解决农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1] 王淑英.湟中县农业技术推广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浅析[J].青海农技推广,2004(3):30-31,50,51.
[2] 张岁乃.农机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探析[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7(12):36,40.
[3] 董金和.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00(6):14-16.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典型代表人物之一的马尔库塞认为,在工业社会中,科学技术起着统治作用,科学技术的统治即为科技的异化。人创造的技术反过来统治人、奴役人。技术发展本应该改善人的生存环境,更好的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是,技术在提升了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反而日益使人变成了技术、生产和消费的奴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从解放人的力量变成了人的解放的桎梏。在马尔库塞看来,技术异化的根源在于理性的工具化使否定理性被肯定理性所取代。技术理性广泛涉及到文化、政治等多个领域,实现了技术理性与意识形态的结合。技术的异化带来了人的异化,主要表现为人作为主体的完整性、创造性、批判性等功能的丧失,人同社会一体化程度加剧。马尔库塞用“单向度”一词来指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技术发展对人的异化作用。他认为,人在正常社会中有两个“向度”,一方面是肯定社会现实并与之保持一致的向度;另一方面是否定、批判、超越现实的向度。在当今的社会中,技术的改进促进了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从而使得体力劳动的强度减少,工人所受的直接的肉体压迫消失了。因此,劳动者享受着现代文明提供的物质生活,丧失了应有的批判功能,进入了单向的异化状态,这就使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成为一个病态社会。
弗洛姆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不健全的病态社会。在现代社会,人征服了自然,却被技术所控制,成为了自己发明的机器的奴隶。他认为异化不仅出现在生产领域,还出现在消费领域。技术系统将人变成纯粹的消费者,其目的是拥有并消费更多的东西。在消费领域,本来技术是为生产满足人们生存所必需的产品服务的,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西方社会从以生产为主导转向了以消费为主导的社会,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从健全的人变成了商品人、消费人。技术发挥作用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技术的发展不再仅仅体现为促进人类的长远发展,而是为了满足人的越来越膨胀的消费欲望,人们越来越追求过度的消费,并将此作为衡量人的价值、地位的标准和尺度。技术创造的商品变成人的主宰,技术异化带来了消费异化。哈贝马斯强调,科学技术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实现了对人的统治。他认为,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使得科学技术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成为主要因素,而马克思提出的生产者的劳动力的重要性则降低,这必然导致阶级意识的淡化。科学技术变成资本主义国家统治的工具,掩盖了阶级压迫和剥削。与“公平交换”这一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意识形态相比,科学技术这种新的意识形态更具控制性和更具欺骗性。科学技术成为统治工具,它广泛涉及到社会各行业,任何人都无法摆脱其控制。它展示出一个和谐,快速发展的社会,掩盖了其中的阶级对抗、剥削压迫。虽然哈贝马斯对科学技术的批判有不足之处,但是,他所揭示的科学技术在为人类服务的同时,对人的思维观念产生重大影响,科学技术变成人统治人的工具这一事实还是值得我们思考。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虽然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技术的异化现象,但是他们仅仅关注科学技术产生的负面作用,把科学技术看作是资本主义社会苦难现象的根源。用批判科学技术代替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忽视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也就无法找到解决异化问题的根本方法。
农业技术异化是指人们在通过技术活动对农业生物体及其生活环境进行干预,以实现技术服务于人类的正价值,为人类谋利益的过程中,技术、农业生物体及其生活环境反而以一种异己的力量,产生了非正常化、畸形化和病态化,并给人类自身带来危害的现象。
(一)农业技术异化的表现农业技术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异化表现不同。在原始农业阶段,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农业技术水平落后。在传统农业阶段,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水平虽然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也采取了精耕细作式经营,但是在这两个阶段,农业技术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很小,自然可以自我恢复,因此技术的异化现象不明显。在现代农业阶段,农业生产技术由传统经验向现代科学转变,现代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畜力农具生产。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带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农业技术对自然的破坏力增大,自然环境来不及或者无法自我恢复,以至于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技术的异化现象日益明显。具体来说,现阶段农业技术的异化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技术的进步破坏了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平衡。农业生产中机械化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毁林造田使得林地面积减少,带来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带来高产量的同时也带来了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其次,对人类社会的危害。农业技术异化对人类社会的危害表现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上。化肥和农药技术的使用可以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病虫害、控制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但是,农药和化肥污染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农药残留给人的身体健康也带来巨大隐患。再次,对资源的影响。在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以石油为动力的大规模机械化作业,随着石油资源日益枯竭,其价格不断上涨,阻碍现代农业的发展。机械化、规模化的生产使得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干旱问题日益突出。同时,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了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浪费了大量水资源。最后,对人的制约。人作为有生命的个体,应该是追求自由的发展。技术的发明最初也是为了帮助人摆脱自然的束缚,确立人对自然的主体地位,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不再是单纯的为人类服务的工具,相反,却变成了人实现自由的束缚,人依赖于技术、从属于技术,成为其附属物。
(二)农业技术异化的原因马克思认为,科技异化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其实质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异化和人的异化的必然结果。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则从不同角度对技术异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马尔库塞认为科学技术异化的根源在于理性的工具化。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过程中,人的目的性与物的规律性出现矛盾,这一矛盾导致本质的异化。哈贝马斯则认为科技异化的根源在于科技自身。他认为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是由其自身的属性决定的,必须批判科学技术本身,西方学者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异化原因进行了探索,但是农业技术异化并非仅出现在资本主义社会,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过程中由于过分追求经济发展、制度建设不完善,技术异化的现象也时常发生。即使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实行地区粮食自给政策,各地区为达到指标,盲目使用技术毁林开荒,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损害。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得农民的劳动成果与自家收益完全挂钩,农民劳动的积极性空前提高。但是,这也造成了农民为提高收入而盲目使用农药、化肥等对生态环境产生危害的技术。综合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异化问题的研究,关于农业技术异化的原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技术自身的原因农业技术之所以会出现异化,第一,农业技术本身是把“双刃剑”,具有双重性,绝对安全而没有副作用的技术是不存在的。第二,农业技术对象的复杂性。农业技术的对象是农业作物和作物生长依赖的自然环境,农业作物生长过程及其生长环境都是复杂的,人类无法及时直观的发现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第三,农业技术实施的干预性。农业技术的发明是为了更快、更好地获得人类所需的作物,用技术性手段去改变作物生长的条件和环境,是一种人为改变自然的过程。这种改变不可避免的会打破自然原有的规律,引起自然的报复。虽然技术本身的属性会使其在农业生产中出现异化,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也强调要批判科学技术本身,但是,我们必须从更深层次上研究农业技术异化的主要根源即人的原因和社会层面的原因,才能找到解决异化问题的线.人的原因第一,人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人作为农业生产中的主体,在技术的发明和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掺杂个人的主观意识。由于个体人能力的有限,为了满足需求而过度依赖技术、崇拜技术,加剧了对自然的破坏。人的认识能力是受到实践制约的,具有历史局限性。当一个技术被发明和使用时,人们往往无法认识到这项技术会带来怎样的不利后果。第二欧亚体育,人在科学观上的功利主义。功利主义会使人把科学看成是实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获得知识,这种功利主义使得人在农业生产中为谋取眼前利益而不恰当使用技术,忽略了技术在人类长远发展中的作用,导致技术异化日益严重。第三,人在价值观上的个人主义。在农业生产中盲目的追求个人收入,看重个人或小团体的经济利益,滥用技术向自然索取,造成在技术使用过程中割裂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仅追求经济回报,导致对自然的破坏。在消费过程中,个人主义使人仅仅满足于自身消费需求,尤其是虚假需求带来的虚假满足感,忽视商品对自身的有用性,加剧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程度。
3.社会层面的原因第一,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和产量。现代社会发展以经济价值的实现为首要目标,注重扩大生产,片面追求利润。一方面,经济实用主义把科技引上了畸形发展的道路。科技成果为经济服务,技术运用于追求高利润,造成了环境“高污染”;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中心论的理念和发展模式必然带来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在现代社会中,农业生产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产者个人需求,更是为了创造收益,个人和企业为了追逐利益最大化,必然使用先进技术,而忽视这些技术对人和自然产生的负作用。农业是国家安全的主要因素,对国家政权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技术使用只是为了增加产量,维护社会稳定,其在农业与生态环境、社会、人的关系中的作用往往被忽略。第二,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德国在2003年制定的《生态农业法》,对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做了相应的标准规范,其中涉及水、土壤、大气、耕作制度、生物多样性、农产品质量等多个方面,有效的协调了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而我国制定的环境保护法律、规章与形势的发展不适应,远远落后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至今还没有一个专门针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一方面无法提高在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中,对合理使用技术的重视程度,无法指导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无法可依给农村环境执法和环境问题的解决带来困难,影响农业生产中环境污染的防治和保护。第三,发展理念的不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农业的功能不断拓展,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日益扩展。但当前农业发展中,对农业功能认识的不全面,人们对农业的认识停留在传统观念上,仅把农业看成“吃饭产业”,而忽视了农业与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关系。这种发展理念使人们只考虑农业技术的增产增量作用,而忽视其负面影响。
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科技异化问题,而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异化的完全克服。我国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在发展农业、提高产量的同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减少异化带来的危害。
(一)合理选择技术当今农业发展中技术的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在选择技术时应合理选择对人类负面影响小的技术,运用生态性、绿色性的技术。例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运用生物防治技术代替农药,使用农家肥代替化肥,从而减少农药和化肥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在农作制度上,采用多熟种植制度和混合农作制度,一方面,可以减少为了规模化生产破坏林地带来的水土流失、沙尘等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可以在充分利用土地,循环利用资源的同时,获得更大收益。西方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寻找“替代农业”来代替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我们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科技创新能力还是技术改造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一定差距。我们可以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借鉴他们解决异化问题的经验。在尝试选择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的过程中,尽可能地降低农业技术负面作用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二)改变主体观念由于技术的主体在农业技术异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改变主体的观念成为解决异化问题的重要措施。第一,提高人的认识能力。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人离不开自然界,人的存在受自然界制约。因而,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并遵循自然的规律,并用其指导自己的实践。相关专家在制定发展策略时要综合考虑策略的正负影响,正确认识政策产生的后果,避免因政策带来的技术异化。第二,要正确认识技术的作用。技术的正负效应总是相伴出现的,我们在使用技术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使用某项技术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既要看到技术带来的利益,又要看到技术产生的危害,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农业技术使用产生的影响。只有全面的看待农业技术的作用,我们才能正确评估其价值,才能在生产中选择或者放弃这项技术的使用。第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高速发展的经济极大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很多人不再满足于实际需求的消费,开始转向奢侈消费。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从自然中获取资源的能力提高。人的欲望无限,但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有限。为此,我们必须建立科学的消费观,重视商品的有用性,让农业技术回到真正为人生产的目的,使生产活动建立在健康消费的基础上。
(三)完善相应法律制度从法律上规范人们的行为,使其在合法的范围内正确使用技术。有了法律的保障,可以减少为了利益而使用不恰当的技术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造成的危害,减少异化带来的影响。我国初步形成了一个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但却没有综合性的农业环境保护法规或条例,因此必须尽快制定完善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这既是依法行政的需要,也是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使其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四)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解决异化问题必须要超越现代自然观,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均衡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农业技术使用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人类社会若要获得长远发展,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在农业活动中,绝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个人利益。应当在以人为本的同时,重视自然规律的影响,减少技术性的改变作物的生长以及人为对环境的破坏。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均衡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才能真正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我们既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错误的发展道路,也不能完全照搬他们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在学习西方国家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同时,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把农业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提高综合国力的同时,减少使用技术带来的危害,减少甚至消除异化现象。
内饰上,比如人机交互界面的中控台,现在的中控台都是触控屏,还可以远程控制。未来它可能改变整个汽车的内饰设计,比如显示屏就在你的前窗上。
技术总能打开设计的新疆界。你可以运用科技做一些非常新的尝试。我没法预测。你看十年前就和现在很不一样,比如灯的设计,用了很多LED技术。科技会让我们与汽车的联系更紧密、沟通交互更简单。
数字时代是一个沟通的时代,所以在内饰上我们力求将观致3轿车整个界面设计得简洁优雅,将仪表盘上的很多功能整合到触摸屏上,不需要很多繁复的按键,这就是数字化带来的一个变化。减少对驾驶者的干扰,更好的保障驾驶者的注意力。
你看看我们设计的BMW i3 电动概念车就知道,在设计电动车时候不太一样。例如在设计前脸和引擎时,前面不需要太大的空间。电池系统放在了后面。
新的材料、新的能源,包括车的重量减轻,但对车内空间要求越来越多,所以可能会带来设计上重要次序排列的变化。对于设计来说也是有很多的机会。
科技进步带来两个改变:一是,你怎么操作信息;另一个是,你怎么可视化信息。这是将改变汽车交互设计的两件事。操作信息中,又分为语音操控和体感操控。而信息可视化方面,未来你会看到非常多灵活的呈现方式,围绕仪表盘会有多样化设计的可能。
科技进步总能带来新的机会,给你带来新的思路,从而带来新的设计。例如这样的手机,外观上基本上就是一块屏幕,从硬件设计角度来看新的设计机会不多。但手机上的交互和内容变得更重要。
电子和互联网技术只是诸多新科技中的一部分,还有电动、数字化等,它们无疑会为汽车设计带来一场革命。但另一方面,汽车工业确实是重工业,面对新事物恐怕不会改变的那么迅速。事实上,这对中国汽车品牌反而是一个机会,有机会实现全新的跳跃式发展。尽管中国汽车品牌正在关注设计大车型,但新技术潮流也会帮他们开始学习设计便利车型的。
技术的发展肯定是会带来一些影响的。但是有一些技术的发展不一定是消费者愿意接受的,比如说无人驾驶。因为其实开车时有些人就是想开车,喜欢享受驾驭的乐趣。他们开车的过程是一个主动享受的过程。这种技术其实是不是可以被人接受我还是持怀疑态度的。
新能源等也会影响车的外形,比如发动机没有了,变成电动机了,油箱的尺寸都不一样了等等,车的外形、内饰甚至座位方式可能都会发生变化。比如无人驾驶,是不是司机都可以朝后坐了?这实际会带来生活方式的变化。
LED头灯的设计将使外观将变得更加紧凑;MyFord Touch车载多媒体互动系统使用超大尺寸的触摸屏设计,以及语音操控技术,这些将促成内饰以及性能方面的改变。
作者: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