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欧亚体育

发布时间:2024-02-28    来源:网络

  欧亚体育“这是一次振奋人心的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让我们备受鼓舞”……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结束后,多位代表委员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过去一年,我国经济发展遭遇疫情等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但创新驱动发展势头不减。例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1%提高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全国基础研究经费五年增长1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7万多家。

  五年来科技发展,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对于下一步如何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相关内容,科技界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欧亚体育

  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张晓宏:对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我印象最深的有三点:一是“接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体现了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目标的延续性;二是“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每年都保持在4%以上,学生人均经费投入大幅增加”,体现了国家对教育保障的优先性;三是“全国基础研究经费五年增长1倍”,体现了国家对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的战略性。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史浩飞: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这让我们科技工作者倍感振奋,也深感责任重大。作为一线科技工作者,我们一定要牢记初心使命,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用创新成果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晓风:这是一次振奋人心的报告。过去五年,我国方方面面都实现了高质量发展。这体现在很多数据上,比如国内生产总值五年年均增长5.2%、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6.5%……在听报告的过程中,我做了统计,全场共响起30余次掌声,表明政府的工作得到了广大与会者的高度肯定。

  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等列入2023年工作重点。作为一家民营科技企业创始人,我深切感受到国家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随着更多利好政策出台,企业将更好发挥经济创新主体作用,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中国科学报》:在回顾五年来取得的成就时,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施一批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好高校、科研院所作用,支撑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改革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制度,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促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您对此有何切身感受?

  张晓宏:国家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和科研体制机制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例如,科技第一生产力引擎更足,引导科学研究从成果产出导向转为重视原始性创新和创造技术导向,让科技创新这一“最大变量”,积极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人才第一资源质效更优,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战略眼光、国际视野,能够把握科技发展规律和趋势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创新第一动力迭代更强,积极探索多元协同创新模式,推动实现教育链、学术链、创新链与产业链“四链融合”,打造具有优质系统要素、优越生态结构的卓越创新生态体系。

  史浩飞:国家通过改革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制度,极大激发了科研人员的活力。例如,提高科研项目间接费用比例,科研项目经费中用于“人”的费用可达50%以上。对数学等纯理论基础研究项目,间接费用比例可提高到60%。对基础研究类和人才类项目推行经费包干制。赋予重大专项科研人员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焦念志:我国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全国基础研究经费五年增长1倍。基础研究的确非常重要,但周期长,需要科研人员安下心来,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而国家政策则要给予长期支持。

  曹晓风:在当前国际背景下,对科学家个人来说,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不仅有助于了解国际前沿,促进科技合作,也有助于通过民间的“科技外交”,促进我国和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科学家通过民间交流的方式交朋友,会在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科学报》:在谈到今后要开展的工作时,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对于落实这些内容,您有何建议?

  张晓宏:一方面,要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缩短前沿技术应用推广周期。有组织推进有战略导向、前沿导向、市场导向的基础研究,建设从0到1再到10的一体化纵向创新链和横向交叉链。另一方面,要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协同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链持续发力,推动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积极构建科技与产业创新联动的新机制。

  史浩飞:近几年,通过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比如中国科学院使命驱动的建制化基础研究,我国逐渐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当前,针对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研究,围绕国家需求和国家意志组织相关工业部门、基础研究机构进行联动,相对更容易。但面向经济主战场的创新,涉及很多机构间的配合,部分企业缺乏充足力量投入基础研究或开展核心技术攻关,仍需要好的协调组织办法。

  同时,目前的基础研究评价体系仍然难以让高校和科研院所全心聚焦重大科学问题,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需要在项目立项、成果和人才评价等方面落实好“破四唯”“立新标”相关政策,真正破除简单以论文、“帽子”、职称、学历、奖项衡量学术水平高低的价值取向欧亚体育。

  曹晓风:当前,国家已经出台了很多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但在实际落实层面不尽如人意。要深入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落地。比如,现在很多科研人员要花费大量时间做科研过程管理工作,建议通过进一步推广科研经费包干制、结合科研诚信管理建立科研人员信用评价白名单等机制,切实落实为科研人员“松绑+激励”的各项措施,同时实现对基础研究工作长期稳定的支持,减少短期频繁的汇报,使科研人员能够心无旁骛、不受干扰地从事科研工作。

  另外,基础研究需要时间,也有很大的不可预见性,如果像工程管理那样几个月就要汇报进度,就很难产出真正创新性成果。此外,科研人员要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把有限的科研资源和时间投入到最有价值的研究上,早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焦念志:推进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任重道远。以气候变化为例,多年来,虽然我国积极参与了众多国际大科学计划,完成了项目分工,取得了一些突破,但处于主导地位的机会较少,急需从“参与者”向“引领者”转变。

  周鸿祎:推动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过程中,中国既要攻关核心“硬科技”,也要加速“数实融合”,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实体经济各领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链条改造,提升生产力。科技企业更要响应国家号召,特别是要利用自己在技术方面的优势推进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以数字化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到数字化“一个都不能少”。

作者:小编

【返回列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