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的报道下连环杀手如何被塑造成“犯罪明星”欧亚体育

发布时间:2024-04-26    来源:网络

  尘封了28年的悬案告破,白银市的女子们又穿起了红裙子。随之,关于犯人越来越多的细枝末节被一再地挖掘出来,所有闪光灯都对准了这位残忍的凶手,就连数十年来交谈屈指可数的邻居也被采访。凶案的罪犯享受了公众人物和演艺人员一样的待遇,这并非首次。事实上,案件越是残忍离奇,影响恶劣,对此相关的报道也就越多,对相关资料的考究也越细致,成千上万的凶案和杀人犯报道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犯罪明星”。

  白银市连环杀人案,这一连串令人闻之色变的凶杀案之所以在多少年之后仍然如此栩栩如生,和公开报道的诸多细节关系匪浅。尤其是,在不少报道中,被凶杀的女子衣着不完整的具体状况,在何部位受伤,总共有多少处刀伤,刀伤深浅程度都被一一传播,描述之细致入微,令读者宛若亲见。

在媒体的报道下连环杀手如何被塑造成“犯罪明星”欧亚体育

  出于对公共安全的顾虑和公众知情权的要求,凶案报道,尤其是手段残忍、范围广泛的凶案报道是必须的。而且,在罪案频发时期,报道凶案和通报犯罪者作案特征也可以有效预警群众,以保障其及时进行安全防范。然而,在不少类似白银市连环杀人案的报道中,与公众安全无关的案件详情被一再披露,并由于极具猎奇元素而得到广泛传播。这些细节除了作为茶余饭后的新奇谈资和供基本上不具备破案能力的推理迷们煞有介事地探讨一番之外,只能给惨死受害者的家属带来极大的困扰和再次伤害。

  除了对细节的过分考究之外,虚实相间、无从证实的种种考证和猜测也在案发后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内。为了吸引关注度,不少报道被冠以“揭秘”之名,仿佛成长经历和生活习惯可以解释“变态杀人狂”的心理,从而为大众服下辨别变态的定心药丸,甚至能够帮忙塑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从而预防下一个杀人魔的形成。白银市连环杀人案告破后,媒体不厌其烦地采访他的家人、乡邻、朋友,希望从他的日常言行中发现一些罪行的蛛丝马迹。更有甚者,不断地回顾他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但看似宽厚、沉默又平凡的他丝毫没有杀人狂般偏执的特性,也没有典型的童年精神创伤和虐杀动物记录,并不符合某些犯罪心理学家的论断。迄今为止,相关人格分析大多浅尝辄止,无法完全确切归因,对预防犯罪的参考作用相当微小。

  而且,自从“针对红衣女”的说法被提及之后,白银市连环杀人案凶手的红衣执念越传越广。尽管迄今为止,所有受害者是否在被发现时皆穿红衣尚未有明确报道,犯人的红衣情结也没有在供述中体现或者得到其自身经历的佐证,一些煞有介事的“考据”还是被媒体不断挖掘和报道出来:一位曾经和凶手一起打过零工的男子回忆说,“有一次我跟着他一起出去,发现他盯着一个穿着红上衣的女的,我还打趣他是不是想媳妇了”,还说案发后回忆起来,“他看红上衣女人的眼神,确实和平时都不一样,”时隔多年,一位曾经的工友却不经意地留心某一个生活中平凡微小的细节,甚至能够关注到凶手的眼神与平时眼神的微妙差异,当时不在意,多年后又记忆犹新,听上去就非常匪夷所思,但是这样的采访依旧被报道,并得到了不少关注度。

  此外,还有不少案件都有着亦真亦幻的传言报道。例如,在白银案破获前不久破获的另一起案件——贵阳花溪杀人案。2011年年底和2012年年初,贵阳市花溪区连续发生三起恶性杀人案件。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不少谣言横空四起,有人说第五名女性的尸体已经找到,还有人总结出该犯人专门针对170cm以上的漂亮长发女性下手,甚至,同样有“凶手只杀红衣女子”的说法传出,进一步加剧了社会恐慌。

  对于凶案细节和杀人者的高度关注,除了可能造成受害者家庭二次伤害和社会恐慌之外,还直接塑造出了大批“犯罪明星”。

  欧亚体育

  对于某些连环杀人犯来说,媒体报道能够极大地满足其虚荣心,获得社会关注,不可避免地成为其犯罪的重要意义之一。上世纪60年代臭名昭著的美国连环杀手十二宫杀手就曾主动寄送了许多封以挑衅为主的信件给媒体,并在其中署名,还声称自己杀害了37位受害者,尽管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他仅杀害了7人,其中2人生还。犯罪成为了他引以为豪的功绩。

  欧亚体育

  此类广受关注的杀人明星并不鲜见。与之相关的新闻和影视作品比比皆是。在数量繁多的信息轰炸下社会关注,媒体塑造出的凶案残忍、刺激、神秘的气息吸引了很多拥护者,例如影视作品《天生杀人狂》收获了大量青少年粉丝,对曼森家族的大量报道也带来了不少给监狱中的凶犯写信的爱慕者,甚至还有不少模仿犯。

  在日本,一些杀人犯的生活更加光鲜亮丽,他们可以像偶像一般靠名气和粉丝维生。食人魔佐川一政在逃脱惩罚后居然成为了广受关注的名人,他出版了15本畅销书,进行过多场演讲,还翻译过电影字幕。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日本不少新闻报道中,他似乎还在塑造正面的的形象欧亚体育。例如一则报道声称说他因为脑梗生病,正在坚强地进行着复健,同时配有他微笑的图片。

  另一位日本神户杀人犯“少年A”(由于案发时未成年而采用化名)在1997年造成两名儿童死亡,三人受伤,作案手法凶残,遗体遭到严重损害。作案当时,渴望关注的少年A就在遗体上放上自己的公开声明。案发后不久,第二封犯罪声明被送至神户新闻社。两份犯罪声明都正如凶手所愿,被详细报道和广泛引用。

  去年6月,少年A出狱后所写的自传正式出版,作品用华丽的辞藻描述了自己作案和受害者的种种细节和出狱之后如何获得新生的过程。尽管受害者发起抗议,要求全面回收这本书,但没有得到任何收效,首批印刷的十万本很快销售一空。出版也忙不迭地进行了第二刷、第三刷……这本书成为了轰动一时的畅销书。尽管有不少人大骂他,但又满足好奇心去购买,或是到处询问书的内容是否“有趣”。还有不少学者根据这本书,对社会问题进行种种分析,但同时,被害者家属的声音却一次又一次淹没在人潮之中。如今,少年A已经开设了收费阅读的个人网站,并准备和女友一同移居国外生活,成为又一位通过社会关注而获益的犯罪者。

  杀人犯成为了承载各种思想,吸引关注的绝佳题材,影视作品不断为其赋予文化意义和使命担当,学者试图从中表达社会矛盾的观点,媒体则把社会矛盾和公平正义的议题往凶手脖子上套。无论有着何种出发点,值得关注杀人者的人们或许应该反思,这些频繁曝光的案件详情以及过度聚焦的目光会不会进一步带来社会的伤痛与扭曲。

作者:小编

【返回列表】
网站地图